2025年9月9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名单,盱眙县成功入选。近年来,盱眙县将文旅融合作为旺人气、促消费的重要抓手,通过系统谋划、重点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入选,是省级层面对盱眙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可。
高位统筹,强化政策扶持。该县坚持规划引领,编制《盱眙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出台《盱眙县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产业发展明确路径。设立每年2000万元文旅专项资金,精准支持融合创新、品牌创建与宣传营销;优化空间布局,“十四五”期间新增文旅项目用地1388亩,有力保障项目落地。强化人才引育,近五年引进文旅专业人才近百名,培育非遗传承人58名。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将文旅融合列为高质量发展加分项,激发全域发展动能。
丰富业态,夯实发展根基。该县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建成黄花塘军部纪念馆展陈提升、明代廉洁文化馆等文旅项目;大云山博物馆建成开放并创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持续丰富大运河百里画廊盱眙段产品体系,培育马浪岗、沙溪等特色乡村业态;同步开通淮河水上游览航线,串联湿地景观,形成“陆路观光+水上游览”双线网络。引进国联开元名都、亚朵等高端酒店,重点打造天泉湖民宿集聚区,建成伴山民宿、霍比特人农场等特色民宿项目,有效补齐过夜游短板。
挖掘内涵,提升旅游体验。该县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价值。建成“江苏最美运河地标”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江淮剧场常态化展演《第一山》等原创剧目;明祖陵景区推出《太子祭陵》实景演出,入选省“运河百景”标志性产品;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运用全息技术展示汉文化,“玉得永生”特展成为研学热点。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少儿舞蹈《云山霓塑》获省“五星工程奖”舞蹈类作品奖,黄梅戏《郎对花姐对花》被国家文旅部评为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艺术节优秀剧目,入选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
刺激消费,创新营销推广。该县以创新营销点燃消费活力。以龙虾节为核心,创新打造“苏超联赛+龙虾美食+惠民演出”融合场景,推动节庆品牌焕新升级;举办全国自由潜水公开赛、大运河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激活赛事经济,活动获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十城十万旅游护照”“龙虾直通车”及“两天一夜”精品线路等产品和营销活动,发放超百万消费券,精准引流促消费。拓展新兴业态,发展马浪岗、梦幻岛乐园、象山全景咖啡厅等;繁荣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尅街”、黄牌街等夜经济场景,形成“日游+夜娱”全时消费体系。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近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4.5亿元;今年上半年游客量与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4.1%、13.4%,带动全县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0.3%,连续2年获评“中国文化百强县”,连续6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