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从春暖花开到秋风送爽的跨季之约,一句“阿拉蛮喜欢这个地方呀”的由衷感叹,近日,来自上海的百人旅行团踏足颍淮大地,在这座被誉为“烟火水乡”的皖北城市,感受到了超越预期的温暖体验。
近年来,阜阳斑马音乐节、马拉松赛、“皖美山水”骑行赛等新IP火爆出圈,阜阳文旅借梯登高,借势而为,把节庆赛事办成了好玩之旅、美味之旅、温情之旅,每次文旅与赛事的邂逅都成为嗨翻阜阳的契机。今年7月,首批从上海来阜旅游的市场化旅行团返沪后,发出一连串好评,让越来越多人想来阜阳走走。正是“暖城”这张亮丽的名片,让烟火水乡的全域旅游越来越火。据报道,上半年,阜阳共接待游客241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4.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6%、10.44%,超全省平均水平。
“馍都”阜阳,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着文旅融合新篇章。太和板面的香辣、枕头馍的历史厚重、麻糊汤的咸香绵长……这些浸润着地域文化与烟火气息的美食,构成了游客认知阜阳的窗口。但真正让人留恋的,远不止于味蕾的触动。一句“来客(qie)了”所承载的皖北式豪爽,一张张朴实笑脸背后的温暖善意,才是让“阜阳之旅”升华为“温情之旅”的关键。一座城市的文旅产业能够不断“吸粉”,不仅需要自然禀赋的先天之本、乡土美味的助攻加持,更需要街头巷尾的温情暖意。当一路舟车劳顿的游客,走在乡味浓厚的古城,品尝满足味蕾的美食,感受暖暖温情的善意,文旅之花的精神高度就会不断上扬。
此外,阜阳每年有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他们在外打拼的同时,也把阜阳人豪爽大气、见义勇为的品格展现出来,阜阳的美誉度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能量。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近年来,地方部门借助人口返乡契机,带动返乡游等,以小而精的文旅项目,吸引返乡人,引来外地客,不断给文旅注入满满的温情,当烟火气息勾起浓浓乡愁,文化和旅游就能奏出最美妙的和谐韵律。
提高一座城市知名度的,不仅是绿水青山、赛事活动,还应有暖暖的善意和宽广的胸怀,当点滴温情汇聚成滔滔江河,便能成就暖城阜阳的精神高度,成为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