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和县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打造特色品牌项目、积极参加各类赛事,实现了服务效能与综合影响力的双提升。
文化惠民丰富多彩,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太和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有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品牌活动彰显特色。成功举办第八届少儿电视春晚、中老年春节联欢会、第十八届李兴农民书画作品展、太和椿樱游园荟、第十四届少儿艺术节、第四届太和清音大赛等系列活动,城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二是民生实事高效落实。“送戏进万村”演出319场,完成年度任务的101.6%,真正把好戏送到群众家门口;开展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及展览培训等各类文化活动600余场,服务群众超百万人次;县图书馆服务读者35万人次,文化馆服务群众41万人次,博物馆接待市民游客20万人次,持续位居全市前列。三是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开展“书画进校园”活动144场,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有效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博物馆依托社教功能,开展沉浸式文物体验和专题讲解,接待研学师生7万余人次,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彰显。
旅游发展提质增效,文旅融合步伐加快。太和县坚持以活动促消费、以特色树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品牌活动带动效应显著。承办2025“春游江淮 暖城阜阳”启动仪式暨太和椿樱游园荟,吸引游客90万人次,带动板面、康养、发艺及餐饮酒店等产业消费超1.28亿元,全网曝光量超6000万,获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举办“畅游太和·乐享生活”520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吸引游客14万人次,带动现场消费1100万元;举办第五届“特色名菜、金牌小吃”暨“金牌太和板面”评选活动,推选优秀选手参加阜阳市超级碗美食争霸赛,太和县获评“阜阳美食最‘亮’县市区”、太和战队成员入选“阜阳市最强5人战队”、太和县美食主播获评“阜阳美食最‘靓’美食主播”,太和美食香誉阜城,彰显太和“舌尖上的魅力”。二是乡村旅游稳步培育。积极推进多幻谷生态乐园、赵庙镇西竹生态庄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推荐翰林广场迷鹿风尚街申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皖美消费新场景”2处。三是消费惠民持续深化。椿樱游园荟、“畅游太和 乐享生活”520文旅惠民消费季等品牌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7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约1.5亿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太和县坚持以全民运动健身为抓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一是群众体育热度不断提升。开展“龙抬头健步走”、“华源医院杯”全民健身展演、亚洲太极拳日展演、全民健身运动会、皖北羽毛球邀请赛、青少年足球篮球联赛等体育赛事20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二是竞技人才基础逐步夯实。新增注册运动员267人,储备竞技人才;持续推进体教融合,强化科学训练;积极参加省级田径、击剑、篮球锦标赛等赛事活动,以赛代训,竞技实力进一步增强。三是体育设施服务持续优化。结合快乐健身行动,在旧县镇新建和美乡村示范点一处,配套优化篮球场地、健身路径和健身广场,全民健身场地布局进一步完善。
非遗文博传承创新,文化魅力持续彰显。太和县积极推动非遗活化利用和文物资源创新传承。一是非遗传承薪火不熄。新增县级非遗传承人24名,开展非遗民俗展演和体验活动百余场。二是太和清音弘扬有力。推动太和清音《女儿情》、《太和古诗词演唱》等作品申报2026年国家艺术基金、《婆媳情》申报第十八届文华奖、《星辰大海》等多部作品参加安徽省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和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申报与展演,太和清音《孔雀东南飞》入围第四届安徽省群星奖、《星辰大海》入围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总决赛,成功举办第四届太和清音大赛。三是文博功能充分发挥。县博物馆持续发挥公共文化主阵地作用,接待量稳居全省前列,获评“阜阳市研学旅游实践教育基地”和“长三角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社会教育功能持续增强。
荣誉成果鼓舞人心,文旅体影响力不断提升。太和县荣获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充分彰显文旅体事业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一是文博荣誉绚烂纷呈。太和清音《星辰大海》入围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总决赛;多幅美术作品入选省级展览及全国性画展;曲剧《寇准背靴》获全国全民美育青少年戏曲展演“全国美育精神风尚奖”。二是旅游事业佳讯连连。多幻谷生态乐园、皖北研究院、博物馆、烈士陵园成功入选阜阳市市级研学旅游基地。三是体育赛事捷报频传。摘获全国青少年柔道锦标赛亚军、安徽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冠军、安徽省县级田径锦标赛冠军、安徽省县级青少年三人篮球锦标赛亚军、阜阳市乒乓球锦标赛冠军等多项佳绩。
下一步,太和县将持续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文旅体融合,优化公共服务,强化品牌建设,推动文旅体事业再上新台阶,为群众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太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