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黄山风景区云谷索道旁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名游客突发心脏骤停,面色青紫倒地不起,生命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云谷索道员工、红十字救护员吴根义凭借专业素养迅速识别险情,立即跪地实施标准心肺复苏(CPR)。与此同时,景区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启动——短短数分钟内,综治队员与民警携带关键的“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火速抵达现场。
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吴根义与救援队员陈勇、柯志胜组成临时急救小组,展开教科书般的协作救援。持续12分钟不间断的心肺复苏配合多次AED电击除颤,终于创造了生命奇迹——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这是黄山风景区近3年来第6例通过AED成功施救的心脏骤停案例,再次印证了“黄金4分钟”急救理念的重要性。
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黄山市构建的立体化急救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市红十字会实施的“心跳加油站项目”已筹资配置62台AED,从5A级景区、交通枢纽到学校、市民中心,实现了重点场所科学布点全覆盖。在黄山风景区,AED设备已实现重要节点100%覆盖,为游客筑起生命防线。
设备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市红十字会创新推行“设备+人才”双轮驱动模式,全市已培训持证红十字救护员12977人,开展急救普及培训48789人次。这些“急救火种”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与AED设备形成完美配合,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够“找得到、用得上、救得活”。
从黄山之巅的生死时速,到城市每个角落的安心守护;从单台AED设备的科学布设,到万名救护员的专业培训——这不仅是一座旅游名城的应急保障升级,更是对“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生命理念的生动诠释。当急救意识深入人心,当救援网络密织成网,安全与安心正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