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苏超”战罢六轮,生动诠释“体育搭台、文化唱戏、经济普惠”办赛理念
一记好球,一张票根,十三般武艺“踢”出文旅新天地
7月5日,当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电子大屏亮出最终观众人数时,“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南京对阵苏州比赛现场瞬间沸腾。60396,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苏超”历史单场上座纪录,更创造了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的上座新纪录。这个夏天,“苏超”以燎原之势火爆出圈,在江苏群城之上,划出一道漂亮的文旅体商融合弧线。
数据显示,“苏超”第五轮赛期,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较上轮赛期增长24.44%,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较上轮赛期增长12.53%。7月5日,主场南京的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255%。可谓,一脚踢出“泼天富贵”,一脚踢火全省文旅经济,一脚踢出各市体育、文旅、消费同频共振的“超级IP”。
“十三太保”竞放异彩
绿茵场变身“城市客厅”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苏超”出圈的背后,是互联网语境下被巧妙解构的“世仇”叙事,更是各市“比学赶超”的生动写照,它将主客场赛制打造成城市文化的“展演舞台”。正如“苏超”slogan所言,“城市荣耀,绿茵争锋”,为城市而战是贯穿“苏超”始终的主旋律。
赛场之外,更有文旅加时赛。镇江主场化身“文化秀场”,非遗珍馐、历史表演,交织出一幅“千年文脉与现代足球”的融合画卷;徐州开启全城宠客模式,从景区优惠到美食盛宴,从消费福利到便捷交通,端出诚意满满的“文旅+消费”大礼包;淮安主场变身鲜香四溢的“美食节”,盱眙龙虾、麻辣鹅、白马湖芡实桃胶等美味“争奇斗艳”……“苏超”,已然成为一个塑造形象、营销城市的平台,一场展示活力、传播文化的盛举。“以前去徐州只为美食一日游,这次多留几日才惊叹于其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南京球迷张女士感慨道。
这场文旅热潮的燎原之势,远非单一赛事所能成就。其深层动力,源于江苏大地蓄积千年的文化伟力。“我们玩的不是梗,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认同”,网友的评论道出了真谛。历史长卷中,六朝烟水氤氲着金陵的恢弘气度,园林曲径镌刻下姑苏的雅致匠心,运河帆影流淌着扬州的盛世风华……江苏,正用足球讲述着这片土地的万千风情。
“苏超”燃动文旅新引擎
一票尽览文旅融合新图景
“本来是专程来看南京队比赛的,没想到凭票还能有这么多福利!看完比赛,我们一家前往珍珠泉风景区、栖霞山、金牛湖野生动物园等景区游玩。”来自外省的球迷沈女士兴奋地说。一张薄薄的入场券,正在撬动“赛事+”产业链的裂变式反应。苏州周庄推出“双时段福利”,江苏市民凭身份证或居住证即可免票入园;南通做足“赛事+”文章,组织“啤酒嘉年华”等活动;南京推出“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乐享‘1+3’优惠活动”……据了解,整个“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座城市增收2000多万元。软实力也能创造硬价值,13市不再局限于“票根+”的简单叠加,而是迈向“+票根”的深度融合。
票根即门票,刷证享优惠,外省观众有专享通道……各地以多元优惠及服务释放“苏超”长尾效应。不只在线下,“苏超”的流量效应溢出云端。打开美团APP搜索“苏超”,“十三太保庆功宴”“门票:再探再报”等热梗扑面而来,平台专题页面集合了美食、门票、酒店等资源信息。当人们“跟着‘苏超’去旅游”,当票根成为“超级接口”,当消费热潮蔓延至各个角落,“苏超”正以足球为支点,打造出住宿、餐饮等多业态协同增长的文旅消费闭环,开创文旅融合新图景。
全域发力“赛事IP”破圈
全城解锁跨界消费新场景
7月5日晚,江宁百家湖商圈的21世纪太阳城人潮涌动,气氛热烈。一楼露天广场,“2025南京国际啤酒节”火热开启,人们手持精酿啤酒,围聚在商家设置的投影仪和电视机前观看球赛。而商场A区负一楼的“苏超”直播观赛区,场面更为壮观,舞台前挤满球迷,欢呼声此起彼伏。作为赛事主赛场,南京全城开启大屏观赛模式,苏州也同步开放数十处足球夜市大屏,点燃观赛热情。金陵与姑苏,两座千年古城,正以同样的澎湃激情拥抱“苏超”。“苏超”的魅力早已超越赛场边界,在城市的“第二现场”解锁消费新场景。
对于大多数球迷而言,即便未能踏入赛场,也能在精心打造的“第二现场”,沉浸式感受“苏超”的澎湃激情与独特魅力。各地市集热闹开张,特色风味与匠心好物琳琅满目;商业综合体化身派对之地,助威声浪与消费热情同频共振;露天观赛点坐满球迷,畅享足球与美食的双重盛宴……“看苏超、品美食、逛市集、购好物”已然成为夏日消费新符号。这场由体育赛事“流量”转化而来的消费“增量”,正依托愈发多元的场景,点亮城市夜经济,丰富百姓夜生活。
“苏超”的出圈,是全民赛事热情、全域联动效应与文旅消费业态深度交融的结晶,生动诠释了“体育搭台、文化唱戏、经济普惠”的办赛真谛。它远不止于一场足球赛,更以澎湃激情唤醒城市沉睡的集体记忆与自豪感,正如网友所叹:“终场哨响时,真正的胜利属于每座城市找回的认同。”这场以足球为名的“江苏现象”,正探索出一条人文精神赋能经济发展、传统底蕴照亮未来路径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