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仙侠世界”惊艳亮相,“漫画老街”重现民国风情,“龙虾啤酒节”点燃古镇夜色……浙江多地乡镇文旅项目频出妙招,以沉浸式体验、在地化IP、本地特色自然资源打破同质化桎梏,逐渐从单调的观光游,发展为特色体验游。
据了解,“五一”假期期间,浙江全省休闲农业总收入和接待人数均创历史新高。随着端午假期临近,这些乡镇文旅IP项目又开始酝酿“新节目”,期待在春末夏初的好时节,再次吸引高人气和大流量。
与专业NPC即兴飙戏
沉浸式感受文旅新体验
“一进到园区里面就感觉穿越回了古代。”“水上表演太精彩了,光看这几场演出就值回票价!”
打造仙侠主题场景、新增两场大型户外实景演艺、建设安吉首个常态化运营的不夜城……不久前,安吉推出“一梦入江湖”仙侠主题IP夜游项目,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仙侠梦境,在主题乐园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实现差异化突围。
微信图片_20250508193636.jpg
奇幻嘉乐比乐园 受访者供图
改造之前的奇幻嘉乐比和其他多数乐园一样,主要依靠游乐设备吸引亲子家庭客群。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单一的产品结构已经遇到发展瓶颈。这正是当前文旅行业面临的普遍困境——多数景区依赖相似的游乐设施,导致游客体验雷同,缺乏特色。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积极探索景区转型之路。”奇幻嘉乐比营销总监夏文超介绍,为破解这一困局,奇幻嘉乐比团队广泛取经,最终确定了“演艺+仙侠+夜游”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我们最终确定了打造特色仙侠IP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夜游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改造过程中,团队在十年运营基础上叠加新业态,既保留亲子客群,又拓展年轻人和老年人市场。
“五一”假期的运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乐园入园人次突破7万,同比增长超20%。“更可贵的是我们客群结构有明显优化,年轻人和老年游客占比提升至30%。”夏文超说。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凭借“影视+互动”的创新模式成为年轻人假期聚会、游玩的好去处。其中,清明上河图景区推出的“九大片场”互动体验项目备受游客追捧。游客不仅能化身“霸总”参与短剧拍摄,在“宋潮摇滚片场”挑战古风街舞,还能与专业NPC即兴飙戏,体验“一秒入戏”的穿越快感。相关趣味互动视频在社交平台持续刷屏,#横店片场发疯指南#、#横店穿越时空的旅行#等话题多次登上热搜,网友直呼“玩出了新高度”。
明清宫苑景区则深挖《甄嬛传》IP潜力,推出“甄嬛回宫·非遗焕新”特别活动。游客通过完成剧情任务赚取“金瓜子”,解锁冷宫探秘等特色玩法,同时体验非遗手作,吸引大批剧迷前来“沉浸式追剧”。不少游客表示,“一边闯关一边学非遗,比单纯逛景区有趣多了!”
古村刮起“Cosplay”风
本土文化破局同质化发展
“卖报!卖报!翙岗古村新鲜事,一报全知晓!”“五一”假期里,第三届翙岗动漫艺术季在杭州桐庐凤川街道翙岗古村举行,策展团队将叶浅予的画作《王先生与小陈》中的上海滩场景搬到村落中。报童清脆的叫卖声在巷弄回荡,黄包车夫殷勤地招徕乘客,青年学子怀抱书本赶赴学堂……漫步古街,游客从“参观者”变为“画中人”。
“前两届动漫艺术季我们找的都是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动漫IP,成本高不说,和本地文化的结合度也不够。”桐庐县凤川街道党工委委员孙钰杰介绍,如何打破古街同质化困局,找到特色发展道路是他们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相较于前两届动漫节,今年最大的突破在于深度整合本土文化资源。
“叶浅予老先生是我们桐庐人,他笔下的老上海场景与我们这条清代民国风格的老街高度契合。”孙钰杰介绍,近年来,通过宅基地置换政策,村集体逐步收回了老街闲置的店铺,“这些老建筑原本就是旅店、邮局、裁缝铺,现在我们把叶老漫画里的场景复刻出来,相当于让历史活过来了。”
这种“在地化”的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动漫艺术季期间,50多个复刻场景的店铺全部招满,“短短一周就为村集体创收四五万元。更令人惊喜的是,像肯德基咖啡这样的商户已经开始长租。”孙钰杰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活动引流,让商户看到长期经营的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假期最高峰时单日客流破万,很多年轻人穿着Cosplay服装来打卡。”游客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转变带来的成效,孙钰杰特别提到,“妈妈们穿着民国旗袍、孩子们扮成漫画人物……这种沉浸式体验是其他商业化景点感受不到的。”
“接下来我们也会围绕叶老的漫画进一步做文章,将其画作中的元素与古村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把这个项目命名为‘古村漫街复活计划’,现在是1.0版,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版本。”在谈到未来发展时,孙钰杰表示,相较于前两届动漫节推出吉祥物“翙宝”等单一符号,如今更注重IP与在地文化的系统融合。“现在我们要讲好桐庐自己的故事。”
景宁畲乡之窗景区创新打造“白+黑”文旅融合体验模式,以经典畲族婚嫁体验与畲族风情篝火晚会两大核心活动为亮点,构建起全天候、沉浸式的畲族文化体验体系,让游客从日出到月升,全方位感受畲乡魅力。
白天,一场场别具一格的畲族婚嫁将持续上演,从古朴庄重的畲舞迎宾,到欢腾热闹的拦路迎亲;从趣味十足的行嫁仪式,到别具风情的拜堂成亲,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浓郁的畲族特色。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完整的婚俗流程,不仅能观礼,更能参与其中,成为婚礼的“座上宾”。夜幕降临后,篝火燃起,游客围绕篝火,手拉手共舞,感受着畲乡的热情与欢乐。
这种昼夜联动的文化展演形式,让地方特色文化越来越出圈。据了解,这段时间,景区周边民宿入住率大幅提高,40余个共富市集摊位实现增收。
各类混搭组合“锁”住人气
借自然资源重拾乡愁记忆
“上午逛了新天地,下午看了演出,晚上吃龙虾,这趟很充实。”来自嘉兴的游客胡女士在新市古镇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在江南水乡古镇同质化发展的背景下,德清新市镇通过“龙虾啤酒节+新市村K+羽冠珍珠妆”的创新组合拳,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我们从前年就开始办龙虾节了,新市镇本身龙虾产量很高,稻虾轮作面积超过1万亩。”新市镇宣传委员朱超介绍,本地资源成为活动的基础,除了优质小龙虾,新市还拥有特思拉啤酒厂,形成“龙虾+啤酒”的天然搭配。“现在正值龙虾旺季,所以我们选择这个时间点举办。”
据了解,新市镇稻虾轮作总量占德清全县的50%,此次龙虾啤酒节选取的就是本地稻虾轮作小龙虾,这些小龙虾除了供应本地外,还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销往上海、杭州、绍兴等地。
龙虾啤酒节活动选址在古镇游客服务中心广场,“那里地方开阔,也是古镇主入口,人流量大,方便聚集游客。”朱超说,活动的选址也暗含小巧思,通过精准的动线设计,让游客的行程自然衔接,白天游客在古镇里游玩,傍晚可以就近品尝到最新鲜、地道的龙虾和啤酒。
“龙虾和啤酒销量上去了,餐饮店收入增加,景区客流量也明显提升。”朱超说,三年来,龙虾节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新市古镇景区游客量17.2万人次,同比去年14.1万人次,增长21.9%,其中,龙虾啤酒节5天营业额超20万元。“马上端午节了,已经有不少人打电话来咨询,很多都是回头客。”
无独有偶,浙江各地正掀起一场以自然资源为基底、以创意体验为引擎的乡村旅游升级热潮。多地通过“农业+文旅+艺术”的跨界融合,打造出一系列沉浸式乡村消费新场景,让游客在五感全开的体验中重拾乡愁记忆。
喝下午茶、品茶园咖啡、吃烤肉、听音乐、赏美景拍美照、野趣采摘、河道摸鱼……在乾潭镇胥江村,生态茶园变身天然舞台,游客沉浸式体验茶旅消费新场景。不久前,胥江村还举行千亩茶园露天音乐会,吸引大量年轻人组团前来,为当地带来不少经济收入。
大洋镇则凭借“乡村梦想家”团队的创新运营,打造出一条颠覆传统的“反向游”精品线路。该线路巧妙串联田园牧歌研学基地、柳村黄金山观星台、新源青云桥等特色资源,为游客呈现“越往深处越精彩”的探秘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