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太仓文旅何以出圈?

发布日期:2025-05-09 10:07:49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陈娴
分享到:
核心提示:近年来,太仓文旅围绕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不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掘更新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在文旅长卷上绘就属于自己的“留量”诗篇。

  原标题:全域旅游、多元融合、技术赋能“三重变奏”下——

  太仓文旅何以出圈?

  阿尔卑斯雪世界里,游客在江南“春日追雪”;沙溪古镇的街巷变身舞台,迎来全国舞者的曼妙身影;太仓港码头的外籍船员,在桨声灯影里探寻“六国码头”的辉煌历史……“现代田园城”太仓正全域出彩。

  这座曾以“天下粮仓”闻名的江南小城,正以全域旅游、多元融合、技术赋能“三重变奏”,在文旅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五一”假期,太仓接待游客94.23万人次,同比增长8%。

  文旅成绩单背后,是“小而精”的县域文旅破局之道。近年来,太仓文旅围绕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不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掘更新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在文旅长卷上绘就属于自己的“留量”诗篇。

  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

  打造“景城共融”新图景

  假日期间,沙溪古镇化身艺术殿堂,“晓邦杯”全国舞蹈展演在这里翩然启幕。来自全国的舞者以古镇街巷为舞台,舞姿翩跹间尽显江南风韵。这场“文化盛宴”不仅让游客驻足,更激活了古镇文旅新基因。

  20公里外的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则奏响了“冰与火之歌”。雪场上的热“雪”沸腾与“花漾美食节”的镜面光影艺术相映成趣,单日游客量持续刷新纪录。

  镜头再转至乡野,亲子生态游同样火热。城厢镇电站村以科技赋能田园,手机地图定位互动让亲子协作趣味升级;长江林场首届风筝节以彩鸢漫舞串联森林烧烤与亲子探险……来自上海的游客徐佩华感慨:“太仓每个转角都有惊喜,人文与自然在这里完美交融。”

  这幅文旅画卷的背后,是太仓精心绘制的全域旅游蓝图。近年来,太仓积极探索“全域皆景、全域可游、全域精彩”的全域旅游新路径,以“双核、两廊、多极”重构版图——阿尔卑斯度假区与玫瑰庄园形成“双核”驱动,新浏河与七浦塘打造“水韵两廊”,东部沿江生态、中部田园古镇、西部渔农特色构成“多极”互补。

  太仓还将文旅产业纳入“3+3”产业创新集群进行谋篇布局,深度挖掘生态禀赋与人文底蕴。斯凯奇工业旅游、独溇小海、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二期等一个个农文旅项目拔节生长。

  业态创新是文旅破局的关键,太仓正以“旅游+”延展业态版图,打造文博游、乡村游、冰雪游、水上游、工业游、体育游等新兴业态品牌,点燃全域旅游的新引擎。

  长江林场探险公园的蜕变颇具代表性:千亩生态林场通过“微改造”焕发新生,保留厂房改建的探险基地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运营5个月,吸引长三角游客纷至沓来,创造70万元营收。“江边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从媒体人到探险公园的负责人,冯哲见证着这片林场生态价值的释放。

  全域联动激活消费新场景。金仓湖畔,以疗愈经济精准触达都市人群,湖畔瑜伽、风筝漫舞等轻休闲项目“圈粉”年轻人;七十二家村的田园风筝秀,将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慢生活巧妙融合。数据显示,“五一”假日期间,长江口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24.6万人次,带动消费超4000万元。

  从景点单一游,到串珠成链,全域皆是风景。一幅“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画卷正在太仓次第展开。

  从“内修品质”到“外联品牌”

  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文旅融合,既需深耕“内功”炼品质,亦要广拓“外功”塑品牌。今年以来,太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举,不断激活文旅市场,促进文旅消费,勾勒出“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新图景。

  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多元营销推广出实招。太仓文旅携春色抵达上海,开启“寻鲜之旅乐享太仓”推介会,向长三角市民游客发出“高铁半小时,直达金太仓”的文旅邀约;携手上海海事大学,开展了一场“娄东文化”含量满满的文化盛宴;亮相第七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榫卯立体拼图文创、太仓黄酒等特色产品“出圈”。

  把“流量”变“留量”,离不开创新服务供给、释放惠民政策。今年4月,太仓推出阿尔卑斯欢乐冰雪营、绿团榫卯研学营、长江林场探险公园青少年户外探险赛、仓宝“趣生活”主题研学等12个研学旅游产品,将文旅资源和历史知识有机串联、“鲜活”起来,打造中小学生行走的“第二课堂”。

  20万元文旅消费补贴通过“醉美太仓”小程序精准触达,市民只需轻点手机,即可解锁景区联票折扣、文创产品满减等超值权益,形成“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游客获益”的良性闭环。

  多层次展示城市的美,需要景区不断提升品质,焕发新生机。太仓大力推进景区设施升级和改造,打造精细服务体系,组建“五一”滴滴保障车,百位司机承诺文明接单,为游客出行保驾护航。

  客从海上来,潮涌长江边。坐拥年吞吐量超3亿吨的太仓港,太仓正将14.7万人次的入境船员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3月以来,一批批外籍船员在此开启“娄城奇遇记”,他们穿梭于水乡古镇的青石巷弄,流连在江南园林的水榭亭台,在品春鲜里读懂“不时不食”的东方美食文化。

  “Amazing Taicang!”在国际友人的赞叹声中,这座江南县域城市正以文旅为媒,生动注解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新篇章。

  从“江南小城”到“文旅名城”,太仓正以内外兼修之笔,在长三角文旅版图上镌刻属于自己的精彩。当郑和宝船的涛声渐远,娄东文化的文脉依然奔涌,这座“现代田园城”正敞开怀抱,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中的“诗与远方”。

  从“看景”到“入戏”

  激活“文旅交互”新动能

  传统戏曲与现代文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前不久,107位上海戏迷踏着沪剧《苏河十八湾》的韵律,在太仓开启一场“游览+观剧+体验”的沉浸式文旅之旅。

  白天,戏迷们穿梭在古镇的青石巷弄,乘坐田园小火车感受春意,探访特色产业园区。夜幕降临,太仓大剧院的舞台灯光亮起,戏里戏外的苏河故事在观演中完成情感闭环。

  以艺术为针、文旅为线,这种“双面绣”式的创新实践,正在绣制太仓文旅的新肌理。正如太仓市旅游协会会长周峰所言,文旅跨界融合不仅让游客获得“看戏+旅游”的双重满足,更让地方文旅资源通过艺术叙事焕发新活力。

  同时,技术赋能也为传统文旅开辟新赛道。在太仓博物馆,郑和仿生机器人成了网红讲解员。这个能说会动、聪明博学的“虚拟向导”,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还能通过多个舵机驱动,与市民游客互动时更加自然流畅。坐落于太仓城厢镇的弇山园,曾因“养在深闺人未识”而门庭冷落,如今通过“元宇宙剧本游”焕发新生,迎来大量游客。

  位于玫瑰庄园景区的太仓全域旅游会客厅,设置多个特色互动体验区,引入裸眼3D、沉浸式体验空间及飞行影院等数字化产品,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感官、沉浸式的文旅体验。作为苏州市首家集中展示城市全域旅游资源、形象和发展成果的平台,全域旅游会客厅建成投运以来,逐渐成为游客抵太的第一站,吸引超17.9万人次,并在2024年度苏州市旅游创新产品(业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一个既有辨识度、传播力又能广泛引流的新文旅IP,可以穿透地域、文化、语言的隔阂,引发大家共鸣。太仓还围绕郑和文化、鱼米之乡等太仓特色文化内涵,打造“郑和带你游太仓”“仓宝寻鲜记”“行走的文旅集市”等IP,构建太仓文旅IP矩阵,加快载体建设、活动策划和文创开发,擦亮太仓城市名片,让文化资源变成文旅资源。

  从元宇宙激活历史场景,到AI机器人重构服务链条,太仓正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特色路径。当古镇巷陌、园林成为开放剧场,当文化记忆转化为交互体验,城市就变成了可阅读、可参与、可带走的立体IP。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创新实践,不仅让太仓“上海下一站”的区位优势转化为文旅势能,更在长三角文旅融合发展中树立了“太仓范式”。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