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以协商之力助阜阳文旅破壁出圈

发布日期:2025-11-04 14:42:00
来源:阜阳日报
责任编辑:citer
分享到:
核心提示:10月27日,市政协党组会议暨六届四十五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塑造‘千年文脉、烟火水乡、暖城阜阳’城市文旅特质推动阜阳文旅破壁出圈”的建议》。该建议旨在持续聚焦打造“千年文脉、烟火水乡、暖城阜阳

10月27日,市政协党组会议暨六届四十五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塑造‘千年文脉、烟火水乡、暖城阜阳’城市文旅特质推动阜阳文旅破壁出圈”的建议》。该建议旨在持续聚焦打造“千年文脉、烟火水乡、暖城阜阳”的城市特质,深入挖掘资源禀赋,聚力关键领域,推动建议落地见效,为我市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通过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阜阳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在这场城市“蜕变”中,阜阳市政协的智慧赋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是文旅融合的核心竞争力,失去文化支撑的旅游就会沦为无源之水。深耕文化研究与传播,是筑牢文旅融合根基的关键。
  围绕管子文化这一核心IP,市政协持续致力于管子文化的挖掘与宣传,先后向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用活管子文化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以管子命名校、路的建议》等提案,均得到重视和采纳。
  2024年11月,市政协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高等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北京·2024管子文化研讨会,深入剖析管子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持续为阜阳文旅融合发展赋能。
  如今,管子文化元素已逐步融入城市肌理——在颍上管仲老街·春秋里街区,“驳马虎疑”主题墙、“颍上夜泊”码头光影秀、非遗工坊体验项目等,让管子文化变得“可感知、可参与、可带走”。
  除了管子文化,市政协对淮河文化的挖掘也在不断深化,将“加强淮河文化研究,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列为重点民主协商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淮河发源地、入江口及相关文化机构考察学习,并组织相关界别委员、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开展界别协商,积极建言献策。
  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也将“倾力做好淮河文化传播的阜阳文章”作为研究课题,为淮河文化的传播提供新思路,推动淮河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
  文旅如何深度融合、彰显特色?市政协通过一次次深入调研、精准协商探寻答案,政协委员们也在一次次走访和建言中凝聚智慧。
  从2019年“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到2022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强市”,阜阳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在调研与实践中不断清晰。
  2025年阜阳市两会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文旅发展的部署引发委员热烈讨论。刘建生委员建议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窗口作用,加大淮河文化体验中心建设投入;舒静委员提出结合城市水系打造水乡特色景观体系;魏遥委员则强调应推进多元文化的研究阐释与推广,打造具有独特辨识度的城市文化标识与文旅品牌。
  今年以来,阜阳市政协共收到关于文旅发展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108篇,一批高质量建议正逐步转化为阜阳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年3月,阜阳市政协更是正式启动“塑造‘千年文脉、烟火水乡、暖城阜阳’城市文旅特质,推动阜阳文旅破壁出圈”界别协商课题。调研组立足阜阳实际,依托本地历史人文、生态湿地和民俗艺术等资源优势,围绕“历史+生态+产业”融合路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展开深入调研。其间提出的“将淮河文化精髓、民俗非遗元素融入双清湾水街及夜游项目实景演出”等建议,已被相关部门采纳并推进落实。
  “阜阳虽拥有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双重资源,但受资源整合、业态创新、服务配套等因素制约,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制约文旅产业从‘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跨越。”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黄家盛指出,下一步,我市应继续聚焦阜阳文旅发展特质,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烟火水乡生活、强化情感共鸣联动,立体化塑造“烟火水乡、暖城阜阳”总品牌,全面提升阜阳文旅的品牌辨识度与核心竞争力。
  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未来,市政协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协商平台,重点围绕“触摸阜阳千年文脉”“品味阜阳烟火水乡”“暖城阜阳以解乡愁”三大文旅矩阵积极建言献策,着力助推阜阳文旅实现从“网红”到“常红”的精彩跨越。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