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傍晚,响水县城三排河“口袋公园”内的健身器材旁,几位市民伴着音乐舒展身体;空地上,广场舞队欢快地踏着幸福节拍;老人们围坐闲聊,孩子们追逐嬉戏。这幅鲜活画面,是响水“口袋公园”每日可见的风景。
近年来,响水利用街头绿地、边角地等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可游憩、可观赏的“口袋公园”。此举不仅盘活“零碎空间”资源,还实现“一园一特色”,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同时,通过装饰景观墙等方式巧妙融入微型景观小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与环境有机结合,让公园成为集生态、休闲、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体验空间。
三排河公园是县城24个“口袋公园”之一,依河而建,花木扶疏,被誉为“城市天然氧吧”。这里的草坪、林下空间等向市民开放,大家可在此野餐、露营,亲近自然。“空气好、环境美,晚上来健身、散步,心情特别舒畅。”市民刘婷婷笑容满面地说。
幸福小区内的“口袋公园”同样生机盎然,苗木葱郁,绿草如茵,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清晨,市民或跳舞健身,或下棋打牌,或休憩聊天。“以前这里是荒地,现在不仅有花有树,还有健身器材和景观灯,老人在家门口就能锻炼,孩子在小区就能玩耍。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这些‘口袋公园’把生机和绿意一起送到了家门口。”家住幸福小区的顾建林分享着喜悦。
“我们会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小工程’编织‘大绿景’。”响水县园林管理所所长黄小暹表示,将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让市民转角遇绿,在绿色发展中享受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提升幸福感与获得感。
如今,这些“口袋公园”正悄然丰富响水市民的日常生活,让宜居响水的幸福感在方寸间不断蔓延。
扫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