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通过巧用“赛事+文旅”模式,将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增量”。在扬州,一场足球联赛正以相似逻辑撬动区域经济——球迷为球赛奔赴邻县,顺道游览景点、品尝美食,“扬超”正在不断“踢”出文旅联动新风景。
票根变身“消费券” 赛场热度燃动全域经济
本轮虽为客场作战,生态科技新城依然以满满诚意点燃市民消费热情。新城以“赛事IP+城市文化”为脉络,推出独具特色的“七宝”系列文创产品。该系列巧妙融合“七河八岛”主题IP形象与地方产业特色,涵盖运动装备包、帆布洗漱包、创意钥匙扣等多款产品,将观赛热情延伸至生活日常。此外,廖家沟中央公园也推出“扬超”专属福利:芙蕖池垂钓体验、阳光大草坪露营活动均推出限时优惠等。
凭券引流、凭票留人。“用现金抵用券在景区餐饮店消费还能享受优惠,这场比赛看得真值!”10月18日中午,仪征市民郑鑫带着家人在虹桥坊的一家餐饮店吃午饭,结账的时候出示了上午刚抢到的满200元减100元的“餐饮消费券”。
“扬超”自举办以来,景区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优势,将体育热情延伸到场外消费场景,在主场比赛时推出一系列促消费券发放活动,涵盖餐饮住宿、街区零售、文旅体验、景点福利套票等四类消费券。消费者领取后,可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店铺消费后核销。此外,还有经典福利套票、门票优惠等各类文旅消费活动,成功将赛场内的热度转化为区域消费动力。
10月18日下午,经开区在“扬超”县域组常规赛最后一个主场赛事,精心整合区内商家资源,推出了覆盖全域的促消费活动,让球迷与游客们在经开区体验“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优惠。本次主场赛事,经开区同步开展了主题市集,辖区内企业、商超等摆出的十余个摊位,汇聚了本地特产、精美甜点、创意文创产品等,吸引球迷们边逛边淘。最受欢迎的当属派发的现金抵用券,直接将观赛热情转化为消费行动。球迷邵女士就用看比赛获得的抵用券购买了面包当下午茶,她点赞道:“非常实惠,看比赛还多了份惊喜。”
赛事带来的实惠,并不仅限于市集。经开区创新做足“票根经济”文章,球迷们凭观赛票根走进新开业的勃朗逸阁酒店餐厅与酒吧享受7折优惠,在扬子津生态民宿获赠特色饮品,在企业家公园及乐活阳光都市农耕园、告白计划露营地等多个休闲项目享受8折至8.8折的优惠,极大地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与此同时,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赠送经典扬州炒饭,花园茶楼提供餐品9.2折优惠等举措,让球迷们用更实惠的价格,品味地道的扬州味道。
经开区内商业综合体也积极融入这场消费嘉年华。宝龙广场推出的工作日餐饮满赠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前来逛吃。广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开展三天,参与人数已达近千人,有效带动广场餐饮销售额提升了10%。
球迷跨县“微度假” 赛旅融合“串珠成链”
在备受关注的倒数第二轮一场焦点战中,宝应队奔赴客场挑战江都队。激烈的赛场比拼不仅点燃了球迷的热情,更巧妙地串联起一次跨县的“体育+旅游”微度假。来自宝应县的球迷刘先生与郭先生,两个家庭共七口人,便自驾组成“亲友观赛团”,将这次客场之旅变成了一次内容丰富的一日游。
据了解,他们一早便从宝应出发,抵达江都后并未直接前往赛场,而是先游览了当地的部分旅游景点,深度体验江都的风光与文化。下午,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为家乡球队的呐喊助威中,感受足球带来的激情与快乐。
“我们既是宝应队的铁杆球迷,也是旅游爱好者。”刘先生说,这次来江都,看比赛是主要目的,但既然来了,就顺便逛逛景点,尝尝美食。
赛前暖场环节,一场以《源头乡韵》为主题的表演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作为中国扬剧之乡,江都巧妙地将传统扬剧与现代舞蹈相融合,水袖翻飞间尽显古典韵味,绿茵赛场旁的少年舞姿蓬勃昂扬,“水袖翻飞风云动,绿茵赛场少年雄”的画面,迅速点燃了现场数千名观众的热情。“本来是专门为家乡球队加油的,没想到还能看到这么有特色的扬剧表演,这场观赛体验很好!”球迷王文明举着加油棒,难掩激动之情。
江都在主场赛事期间,更是持续加码“吃住行游购娱”全维度消费福利。周边餐饮推出球迷专属折扣套餐,酒店联动赛事推出“观赛住宿礼包”,文创商店上线限量版球队周边,一场覆盖全消费链条的商文旅体深度融合狂欢同步上演,为城市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
赛事当天,江都渌洋湖湿地公园向所有市民游客免费开放,江都水利枢纽等标志性景点也开启了免费入园通道(需线上预约)。葱郁的芦苇荡、清澈的湖光水色与恢弘的水利工程交相辉映,让人们在古韵与生态交织的景致中畅享秋日风光。宝应球迷王先生,特意带着孩子驱车前来观赛。“看完球正好带孩子逛逛江都的景点,既能为家乡球队助威,又能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城市风情,这样的周末安排特别有意义。”王先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