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合肥市将文旅场景与文明实践深度结合,从红色地标到活力商圈,从生态园区到工业遗址,市民与游客用文明行动致敬劳动精神,勾勒出一幅和谐有序、温暖向上的城市图景。
渡江战役纪念馆前,游客们手持鲜花有序排队入场,在“百万雄师过大江”雕塑群旁自觉保持安静。身着志愿红马甲的讲解员李师傅说:“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接受红色教育,小朋友们会主动捡起地面的纸屑,这就是最好的传承。”馆内电子屏循环播放“文明参观公约”,年轻游客们在留言簿上写下“致敬先烈”的感言,字迹工整、言语真挚。
罍街升级为“文明消费示范街区”,五一期间推出“劳动主题市集”。商户们统一佩戴“文明经营户”徽章,主动提供半份菜、小份装,倡导“舌尖上的节约”。餐饮区设置“文明用餐引导员”,游客王女士带着孩子将餐盘分类放入回收台:“街区干净得连地砖缝都没油渍,我们自然要爱护。”夜晚的灯光秀下,游客们自觉在指定区域观赏,无人翻越护栏或占道拍照。
翡翠湖湿地公园的环湖步道上,“生态守护者”志愿服务队正在巡查,游客们自带垃圾袋收集野餐垃圾,不少家庭将吃剩的水果投喂给园区饲养的孔雀。“我们设置了‘无痕露营’打卡点,带走垃圾可领取种子盲盒。”管理员刘大姐指着湖面漂着的“请勿戏水”警示浮标,“今年没有一例违规下水,连宠物都跟着主人走专用步道。”
合柴1972文创园的工业遗迹区,涂鸦墙旁新增“文明拍照指引牌”,游客们按照提示分批进入取景框,避免拥堵。正在创作街头艺术的青年画家小陈说:“有人主动问我要不要帮忙递颜料,这种相互尊重让艺术更有温度。”
从触摸历史的庄重到拥抱现代的热情,从享受自然的惬意到体验文创的新潮,合肥用文明细节注解“劳动创造幸福”的节日内涵。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