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战略发展定位,积极启动全域景区“提标进阶”转型跨越工程,发展全域旅游。今年以来,我市列入重点旅游景区“提标进阶”跨越发展行动景区54家,累计已完成项目投资3.2亿元,接待游客约11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8%、15.75%。
坚持全域布局,助推提标进阶。将绿水青山生态“高颜值”变为文旅经济发展“高价值”。坚持系统谋划,制定重点旅游景区“提标进阶”跨越发展实施方案和2025年文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和项目库,涵盖交旅、体旅等9大方面45项工作,推出重点旅游景区“提标进阶”转型跨越6大提升行动,实施“一景区一方案”,指导54家A级景区和创建单位制定提升方案,推动全市景区精准发力做好提标进阶。强化培训指导的同时,实施动态调度,制定2025年重点旅游景区“提标进阶”转型跨越行动计划表,建立“清单+闭环”管理模式,实行“周提示、月调度、季通报”,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监管机制。今年以来,对11家景区下达提示函,六万情峡景区评为4A级旅游景区,金寨县悬剑山、霍山县大别山仙人冲画家村、大别山滑雪旅游区列入3A级旅游景区创建单位。
丰富产品供给,实现场景焕新。强化文化赋能,深入挖掘景区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推动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旅游产品。大湾景区投资690万元打造“大别山红旗永飘扬”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打造特色场景,激活全市旅游景区存量资源,编印《2025年六安市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指引》,指导景区因地制宜发展水上旅游、实景演艺、康养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新场景125处。霍山县开发迎驾水世界项目,打造首个综合性水上文旅体验基地。培育新兴业态,推动景区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天堂寨景区利用天然河床开发亲清谷,开启避暑亲水体验,并创新开发“化鱼成龙”夜游演艺活动,每日线上线下吸引超1.5万人次观看,短视频累计播放量破600万次,国庆期间游客同比增长超20%。万佛湖景区开发无人机表演,串联起文化、美食与欢乐,打造兼具烟火气、科技感与文化味的沉浸式文旅盛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0.59万人次。
聚焦全面提升,提高服务质效。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旅游景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景区内外部硬件提升,全面提高旅游舒适度、便利度。截至目前,全市各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做到全覆盖,新改建游客服务中心7个、旅游厕所12座、停车位2000余个。如霍山大峡谷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升级洗浴中心、新增停车位1200余个,建成古白循环路,实现与六万情峡景区联动贯通。优化了游览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同时,讲好文旅故事,以精准高效的营销推广为引擎,多维发力激活文旅市场活力,持续放大“绿水青山、红色六安”品牌效应。比如,强化活动引流,推深做实“寻找六安的N种打开方式”等系列品牌赛事、活动,推动市场“破圈”。悠然南山景区举办ITF国际网球巡回赛、长三角网球场馆联盟等150余场,推出国内首个度假村模式、奖金最高的ITF国际系列赛事,吸引45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名运动员参赛,累计吸引40万人次游客“共赴一座城、共享一场赛”。
扫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