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理论宣讲与文化旅游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思想火花?昨日,20位丽水市青年理论宣讲员走进缙云仙都景区,围绕“黄帝祠宇前的问答”主题开展青年理论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向游客传播黄帝文化,让“两个结合”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无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黄帝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闪耀着亘古不灭的光辉。2004年1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缙云考察黄帝文化。章晓华作为仙都景区工作人员,熟稔地介绍着黄帝的传说和祭祀活动。沿台阶拾级而上,习近平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问章晓华:“小姑娘,你是信马克思主义,还是黄帝文化?”一路快人快语的章晓华一时语塞,愣在原地。她犹豫片刻,然后说:“两个都信吧……”“回答得很对!”习近平笑着说,“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信马克思主义。作为炎黄子孙,中华五千年文明让我们不能忘根。”
“20多年来,我一直牢牢记着作为炎黄子孙‘不能忘根’的嘱托,参与了仙都景区创建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亲眼看着黄帝文化从历史符号转为文旅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作为其中一员,我倍感荣幸。”活动当天,章晓华作为缙云县宣讲员,再次站在黄帝祠宇前,给其他宣讲员及游客们回忆当年的问答,讲解黄帝文化。往事历历,章晓华记忆犹新,也令在场听众深感动容。来自松阳县的“90后”宣讲员何向东说:“黄帝文化是无数炎黄子孙的精神根脉,作为青年宣讲员更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再用我们的语言传播给更多人。”
“黄帝祠宇前的问答”激励着丽水人民担当文化使命,守好筑牢黄帝文化这一重要文化根基,推动黄帝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传承与发展。当天,青年宣讲员们以行进式宣讲、主题宣讲、辩论宣讲、个人分享等多种形式,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远意义。
《细说“两个结合”》《“两个结合”点亮侨乡“寻根”路》……主题宣讲环节中,5位青年宣讲员结合岗位工作经历及自身感悟一一分享。辩论宣讲环节中,正反双方围绕“实现‘两个结合’,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更重要还是拓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更重要”的话题展开辩论。辩手们思维敏捷,用清晰的逻辑、犀利的语言阐述观点,攻防节奏紧凑,层层递进论证,精彩交锋持续不断。不少游客被吸引而来,驻足仔细聆听,于精彩处报以热烈掌声。“把理论宣讲搬到景区来,形式挺新颖的,讲得也很通俗易懂,我们都听得进去。”游客张先生说。
“让群众听得懂才是硬道理。我们希望探索多元、多重、多面的宣讲方式,为党的创新理论插上翅膀,飞入百姓心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丽水通过创新宣讲形式,推出了“今晚七点半”青年理论宣讲品牌,举办了系列宣讲活动,打造全民性、多样化、互动性强的宣讲模式,将理论的声音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理论宣讲“时时能讲、处处可感、行行参与、人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