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绿地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将施行 公园绿地尽量扩大帐篷区域 不得随意以安全为由禁止搭设帐篷 有条件公园分开设置天幕区域

发布日期:2025-08-18 10:02:07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citer
分享到:
核心提示:记者 陈玺撼 下个月,上海将加强公园绿地的管理。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了解到,《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绿地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于9月1日起施行。 每年春秋两季是上海公园

  记者 陈玺撼

  下个月,上海将加强公园绿地的管理。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了解到,《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绿地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于9月1日起施行。

  每年春秋两季是上海公园绿地搭设帐篷的高峰期,帐篷挤占公共空间、破坏草坪、绳线绊人伤人等问题层出不穷。

  《指导意见》要求公园绿地尽量扩大帐篷区域,不得随意以安全为由,禁止搭设帐篷。同时,提出疏堵结合,要求公园绿地事先科学核定帐篷区最大承载量,在使用高峰时段,公园管理单位可以采取控流措施。

  对于饱受争议的天幕,《指导意见》没有“一刀切”地禁止搭设,而是要求有条件的公园将帐篷、天幕搭设的区域分开,设置明显标识引导游客;的确不具备天幕搭设条件的公园绿地,应当明确告示,并做好宣传引导。对于风险较高的地钉、风绳,《指导意见》要求公园管理单位加强安全检查。

  儿童自行车、儿童三轮车、玩具滑板车等能否入园,由公园绿地根据实际场地条件、游客量等因素决定。规定其不能入园的公园,要明确告示;允许入园的,要提醒、督促监护人落实儿童骑行、滑行时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其行为不影响其他游客正常游园活动。

  对于骑行族,《指导意见》明确了开放“门槛”——允许自行车入园的公园,须单独设置骑行道,并在出入口设置减速设施及警示标识。骑行道应施划清晰标线、设置明显标志,避免人车混行。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862座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占总量的八成以上。从夜晚至清晨,它们为部分市民游客提供了锻炼和放松身心的空间。《指导意见》明确,要保障游客如厕需求得到满足,24小时开放的公园内至少有一座厕所24小时开放。现阶段不具备设置厕所条件的公园,可以在显著位置设置清晰的指示牌,引导游客到周边开放的公厕。

  对于公园绿地夜间健身、娱乐等活动的噪声扰民问题,《指导意见》鼓励公园管理方通过噪声控制规约、科学划定相关活动的区域和时段、加强日常巡查和劝导力度等方式,来化解公园绿地夜间活动噪声扰民的问题。

  法律人士指出,《指导意见》是行政规范性文件,约束对象是各区绿化市容部门和相关公园的管理方,对于游客不具有约束效力,而现行的《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并未对游客在公园搭设帐篷、携带宠物入园等行为作出明确禁止规定,因此,一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指导意见》的实施而得到彻底解决。

  一些公园管理方也向记者坦言,面对不文明的游客,公园管理方没有“硬手段”,处于弱势地位,只能公示园方的规定并劝阻不文明的行为。

  业内人士建议,《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最近一次修订距今已有七年多。面对许多新的游园现象和管理问题,有必要与时俱进进行“条例”更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