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农文旅融合,绘就发展新图景
“今年全省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力争国内旅游总花费破万亿元,入境游客人数实现倍增,推动全省文旅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4月2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邵海卫介绍安徽省努力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情况。
在安徽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农文旅融合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从皖北平原到皖南山区,从长江之滨到淮河两岸,各地积极探索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的新路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发展新图景。
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和历史智慧。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从古老的建筑到传统的艺术形式,从历史文物到民俗文化,这些瑰宝在新时代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安庆市迎江区,安庆劝业场的改造是一个生动的案例。这座始建于1915年的古老建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劝业场之一,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迎江区联合皖新传媒,秉持“重塑历史空间、延续城市精神、绘写文化群像”的宗旨,对其进行了修缮改造。如今,这里已成为集图书零售、文化创意、展览展示、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前言后记”安庆劝业场店。书店自2017年开业以来,先后荣获“安徽省十佳夜读空间”、第二届全民阅读“最美书店”等称号。2023年重装升级后,书店会员数和借阅量均提升了3成,每月客流量增加了2倍,成为安庆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和全国知名书店。
“我们秉持照旧修旧的原则,延续之前的书房模式,保留了一些好看的老物件、装饰物,同时优化了房间布局,增加了桌椅沙发,扩大了阅读空间。”该店店长杨志宏说,“书店不仅是一个阅读空间,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在江淮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淮南市八公山区立足“诗和远方”谋篇布局,依托“淮南子”“青琅玕馆”等IP,打造“八公仙境、豆腐故里”旅游品牌。凤台县将花鼓灯、推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芜湖市南陵县挖掘古铜文化,开设古代铜文化研学之旅,开发铜工艺品等文创产品。
“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凤台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它们走出历史,走进当下,走向未来。”
文旅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文旅产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安徽省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迎江区的安庆古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因明代隆庆年所建的“倒扒狮子”石牌坊而得名。这里汇聚了文化、文创、艺术、老字号、餐饮、零售、工作室等多种业态,形成了独具特色及市场竞争力的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迎江区实施“打卡迎江”行动,成功举办古城记忆戏曲文化节、“黄梅戏韵”青年音乐节系列活动等大型特色节庆活动20余场,累计吸引游客约200万人次。“安庆古城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安庆滨江文旅公司总经理王金萍说。
“夜间经济是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江区文旅局局长朱冬林说,“发展夜间经济,不仅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也提升了城市的活力和魅力。”迎江区培育夜间文旅产品,打造多元夜间文旅业态。2023年初夏,升级改造后的安广江堤上,自发形成了约400个摊位的夜市。迎江区利用闲置地块,引摊入市,建成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滨江夜市,汇聚了小吃摊、烧烤摊、文创类和百货摊位500余个。
油菜花是安庆市望江县的“金色名片”,自2016年已成功举办九届油菜花赏游系列活动,实现了文化+旅游+农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推动了望江“美丽经济”发展。2025年油菜花赏游系列活动重点推出“长江岸线洲地油菜花景观带”“武昌湖湿地风光油菜花景观带”“香茗山山地油菜花景观带”“环岚杆湖油菜花景观带”等4条精品赏游线路,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
去年,全省文旅产业动能强劲,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花费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年增长7.4%、10.8%;小岗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琅琊山获评5A级旅游景区,黟县乡村旅游度假区晋升国家级。
为充分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安徽省推动全域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与科技、工业、农业、教育、体育、康养等跨界融合,丰富文旅产品新供给。凤台县在茅仙洞设立星空露营基地,推动花鼓灯、推剧、火老虎等非遗进景区进综合体常态化演出。南陵县推出“月月有戏·非遗剧场”常态化展演,文艺作品推陈出新,传播效能显著提升。
乡村旅游焕发勃勃生机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省各地通过充分挖掘盘活特色农业资源,创新发展以农文旅融合为代表的全域旅游新业态,乡村旅游正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作为安徽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庆市迎江区将军村聚焦产业升级和环境美化,引进苏州园科集团,实施长风沙花溪谷三产融合项目,将将军村打造成安庆首个集花卉生产、展销、研学、观光的花卉主题村。长风沙花溪谷三产融合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占地600亩,沿着贯穿村庄的花溪打造,横跨将军村6个村民组。
“我们通过发展花卉产业,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将军村党支部书记王向阳说,“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能通过种花、养花、卖花实现增收。”如今的将军村,仿佛是一个彩色的童话村庄。每一幢房子都有自己的颜色,村庄里遍布花园、花圃、花架。彩色的郁金香迎风而立,金黄色的油菜花如梦如幻,不同色系的绣球花层层叠叠……村庄的角角落落里都是盛开的鲜花。将军村以花卉产业为主导,做足花文章,精心打造了“三十个花圃、二十个花园、两个花卉基地、一座花园中心、十个花园民宿餐饮”的产业矩阵,构建起“一产花卉生产做美环境、二产花卉加工做出特色、三产花卉文旅做响品牌”的全产业链。近年来,迎江区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和长江文化,打造长风沙番茄谷、长风沙花溪谷、新洲长江渔业生态岛等特色项目,加速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望江县常态化举办油菜花赏游、龙舟赛、丰收节、年货节等节庆活动,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春季赏花、夏季赛舟、秋季丰收、冬季年味”四季节庆IP品牌。2024年,中国·望江龙舟赛吸引游客5万人,直播全网累计观看量超200万人次。
砀山梨花节将乡村旅游与文化、农业相结合,打造了“农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采摘、体验民俗文化。“梨花节不仅是一个旅游活动,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砀山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每年举办梨花节,我们不仅展示了砀山的自然风光,也传承了砀山的梨文化。”
南陵县2023年以来成功举办“乡约南陵”系列品牌活动,籍山仓溪龙虾季、弋江腊八集市、霭里过小年、何湾迎新年马拉松、欢乐芜湖“乡村MALL”夏季乐游行……全年活动不断,一幅“文化热、旅游火、百姓富”的乡村旅游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山水赋能到文化传承,从以文兴业到共同富裕,各地正以创新为笔、山水为纸,书写着农文旅融合的时代答卷,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安徽成为更多人心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