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震泽:双面江南韵味浓

发布日期:2025-05-07 10:03:26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陈娴
分享到:
核心提示:吴江震泽古镇以“传统+潮玩”的独特叙事,在“五一”假期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接待游客12.08万人次,同比增长5.87%。

  原标题:“五一”假期这里左手古韵,右手潮流——

  震泽:双面江南韵味浓

  五月的江南,蔷薇飘香。吴江震泽古镇以“传统+潮玩”的独特叙事,在“五一”假期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接待游客12.08万人次,同比增长5.87%。其中,古镇接待3.97万人次,乡村板块接待8.11万人次,占比67.1%。古镇与田园的完美融合,绘就了“古韵长存、乡村时尚”的文旅新画卷。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震泽以其独特的“双面叙事”,为长三角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古镇焕新:文化基因的现代表达

  “五一”期间,震泽古镇变身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在宝塔街上,第十八届“蚕花”旅游文化主题月活动让千年的丝绸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泽味市集上人潮涌动,刺绣团扇轻轻摇曳,吴地风情扑面而来。街角飘来黑豆腐干的醇香,蒸笼里定胜糕软糯如有云雾缭绕,一碗熏豆茶里盛满了江南的柔情,游人们漫步其间,细细品味着古镇的烟火气息。一场国潮民乐会不期而遇。二胡、琵琶、古筝轮番上演,《茉莉花》清新悦耳,《彩云追月》悠远绵长,《秦淮景》温婉动人。更添趣味的是,“哪吒互动秀”空降古街,为古镇注入童趣活力。春风伴着乐声飘进茶铺,老茶客们驻足欣赏,年轻游客则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苏式慢生活”。古镇的“老”已成为创意的底色,数据彰显活化尝试的成功:古镇板块各业态营业额达143.5万元。

  田园蜕变:Z世代的乡村新探

  长漾湿地片区,乡村文旅静美蜕变。8.11万人次游客,323万元业态营业额,展现年轻人对乡村的新想象。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单日接待8000人次,亲子游成亮点;桑葚采摘等体验活动在社交平台走红。乡村不再是传统农家乐,而是融合自然教育、科技体验的多元空间。新业态爆发式增长:渔茶·水深2m路亚休闲营地、蚕猫农场、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等项目吸引众多游客。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用当代语言重塑乡土价值。

  次元破壁:文化混搭的奇妙反应

  古镇与田园是震泽的双面特色,文化混搭则是其文旅融合的亮点。五一期间,齐心村举办首届ACG国风动漫嘉年华,吸引汉服爱好者与二次元玩家共襄盛举。COSER巡游、ACG市集、汉服飘飘,NPC挑战赛、限定签售等活动让动漫爱好者狂欢,单日客流1.2万人次。嘉年华不仅丰富游客文化体验,也展现震泽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玻璃栈道漂流、钓龙虾挑战赛等体验项目人气旺盛;国潮烟花秀更是吸引众多观众。这些活动彰显震泽文旅的深层逻辑: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潮流共鸣共生。

  文旅融合,打造双面江南

  从古镇的国潮民乐到田园的龙虾垂钓;从ACG国风动漫嘉年华到国潮烟花秀;从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到现代潮流的尽情释放……这个“五一”,震泽用“双面江南”的独特魅力,证明传统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文物,而是可以不断再创造的活态遗产;乡村旅游不是简单的农家乐,而是能够满足多元需求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千年的文脉与青春的活力相互滋养,古老的智慧与当代的创意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文旅融合的时代新篇。这种“古镇不古板、乡村不土气”的发展哲学,“古镇引流、乡村变现”的模式,不仅为长三角乡村旅游树立了新标杆,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借鉴的“震泽方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