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世宁
从繁昌人字洞古人类遗址到现代方特主题乐园,从百年开埠老建筑到网红打卡地……近年来,芜湖正以“古今交映、中西交融”的独特城市气质,推动厚重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的旅游目的地,文旅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
芜湖,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城市,文化根脉源远流长。繁昌人字洞将欧亚大陆人类活动史推至200多万年前;牯牛山城址、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见证长江中下游早期文明;繁昌窑作为青白瓷重要窑口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代以来,芜湖作为安徽首个开埠通商城市,老海关、天主教堂等39处西洋建筑串联成独特的“开埠文化长廊”,成为城市历史的活化石。
红色文化在这片热土上熠熠生辉。作为安徽革命策源地和皖江抗日主阵地,全市68处革命文物资源被活化利用,通过“红色印记”研学线路与山水风光有机结合,吸引众多青少年团队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新中焕发新生。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无为鱼灯、南陵目连戏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文创开发、研学工坊走进大众生活。在鸠兹古镇,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游客可参与互动体验;无为鱼灯结合现代光影技术,在夜游项目中大放异彩。
如今,“半城山半城水”的自然禀赋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得益彰。全市建成70余座大型公园、100多座“口袋公园”和50座城市书房,构建宜居宜游城市空间。方特主题乐园、松鼠小镇等景区持续升级业态,音乐节、露营节等年轻化活动全年不断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芜湖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共接待游客36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9亿元。
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芜湖正通过深度挖掘徽商文化、开埠文化等特色IP,开发文创产品、优化旅游线路,推动文旅产业从“过境游”向“深度游”转变。作为兼具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气息的城市,芜湖将继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长江流域独具特色的文旅名城。
扫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