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上海建乡土草本植物扩繁基地 让“野花野草”组队进公园

发布日期:2025-10-21 10:01:03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citer
分享到:
核心提示:记者 陈玺撼在城市里没有存在感的野花野草,在丰富生物多样性上的作用不容小觑。上海将生态价值放到首位,给乡土植物留出空间。记者从上海绿化管理部门了解到,上

  记者 陈玺撼

  在城市里没有存在感的野花野草,在丰富生物多样性上的作用不容小觑。上海将生态价值放到首位,给乡土植物留出空间。记者从上海绿化管理部门了解到,上海已建立乡土草本植物的扩繁基地,目前已自主培育69种“土著”,等到量产形成规模后,向全市公园绿地输送。

  “要自己动手,是因为许多乡土草本植物没有市场,没有商品化规模化生产。”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宋晴以“活血丹”举例,这是一种优良的地被观赏植物,叶子是心形或肾形,花是淡蓝紫色至紫色,带有深紫色的斑点,可爱别致,它还能少晒太阳,在荫蔽、湿润的环境中生存。

  可就算有这么多优势,活血丹还是被打上“野花野草”的烙印,无人问津。在自然环境中,活血丹比较依赖中华木蜂做“红娘”帮它传粉,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里中华木蜂少了,活血丹也随之不太常见。于是,绿化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就想到自建上海野花野草的种质资源库。

  不过,进了种质资源库的乡土植物不能“躺平”,它们还要竞争到公园绿地“上班”的机会。科研团队通过三年的调查研究,筛选出具有观赏性、可控性、季相型的乡土草本植物69种,组成了12支“队伍”,来应对各种复杂的立地条件。

  举个例子,蛇莓、繁缕、活血丹、委陵菜等是一个队伍里的成员,这支队伍的名字叫“耐荫队”,能够派遣到林下空间等光照较少的地方。

  “要组队的话,成员的‘习性’要相近,能够和谐相处,而不是互抢营养。”宋晴表示,“颜值”也是组队的重要参考标准,单个种类的野花野草“打”不过商品化植物,所以更要“抱团”,形成组合后,在景观效果上构建优势,否则可能连公园的大门都进不去。在“耐荫队”里,有鲜红色果实的蛇莓就是颜值担当,在夏天多数竞争对手蔫巴巴的时候抓人眼球。

  据透露,上海目前已建立5个乡土草本植物群落应用关键技术示范地——申江路基地、龙泉港公园、春申公园、启动林公园、华漕苗圃。每个示范地有至少3块绿地,分别展现全光照、多光照和少光照的条件下上海野花野草的适应力和表现力。

  乡土草本植物多了起来,自然精灵们紧随而至。比如,爱吃酢浆草的酢浆灰蝶幼虫,爱吃碎米荠、臭荠等十字花科植物的菜粉蝶幼虫,爱吃紫背堇菜、紫花地丁等堇菜科植物的斐豹蛱蝶幼虫。据调查,5个示范地改造后,普遍增加了12种至15种鸟类。在春申公园,有人目击到红隼,认为与公园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关。

  业内人士认为,让更多乡土草本植物走进公园绿地,还是一种环保举措。相比传统草坪草种,用野花野草组合,养护成本还能降低约两三成。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