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新型旅游陷阱多 长效监管需亮剑

发布日期:2025-10-21 06:03:46
来源:金华日报
责任编辑:citer
分享到:
核心提示:□ 季俊磊 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随之而来的秋假,我市旅游市场也迎来一波“下单潮”。然而,一些所谓“新型旅游项目”暗藏的消费陷阱也悄然浮现。关了解到,

□ 季俊磊

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随之而来的秋假,我市旅游市场也迎来一波“下单潮”。然而,一些所谓“新型旅游项目”暗藏的消费陷阱也悄然浮现。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旅游领域“新型旅游项目”花样繁多,有的以“分时度假”“终身会员”为噱头,诱导消费者一次性支付高额费用;有的打着“低价游”旗号,先以超低价格吸引游客报名,再通过强制购物、自费项目层层加码;更有甚者将黑手伸向老年人,以投资旅游项目、加盟返利为名,许诺高额回报,实则进行非法集资。

这些骗局往往披着创新、福利的外衣,极具迷惑性。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文旅行业的整体形象。面对不断翻新的骗术,仅靠消费者擦亮双眼已显不足。治理此类乱象,亟需构建一个多方协同、科技赋能的长效监管机制。

首先,监管执法需联动起来。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应打破信息壁垒,建立联合执法与快速响应机制。对于跨区域、跨平台的诈骗行为,要实现线索互通、协同查处,形成监管合力,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其次,监管手段要“聪明”起来。随着旅游消费场景向线上迁移,传统的现场巡查已难以覆盖。应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AI视频识别、网络舆情监测等技术,对社交平台、二手交易网站上的旅游产品广告进行智能筛查,及时发现并预警“超低价”“内部渠道”等高风险信息,实现从“事后打击”向“事前防范”的转变。

最后,消费观念须理性。“天上不会掉馅饼”,消费者应摒弃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对“免费旅游”“高额返利”等宣传保持高度警惕。选择旅游产品时,务必通过正规旅行社或官方平台,签订规范合同,切勿轻易进行私下转账。对于“买保健品送旅游”“投资换会员”等捆绑式营销,更要审慎评估,避免落入圈套。

文旅市场的繁荣,既需要消费者的热情参与,更离不开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唯有监管有力、技术赋能、消费者理性,才能共同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诗与远方”,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安心、舒心的美好回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