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苏州后浪音乐节奏响太仓文旅新篇章
从“奔赴一场节”到“爱上一座城”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太仓成了音乐的海洋。10月2日至4日,苏州后浪·元气森林音乐节在太仓后浪young街区掀起声浪狂潮。
近10万名乐迷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在多元音乐碰撞中摇摆跳跃,更在太仓精心编织的服务网络与文旅图景里,完成了一场从“奔赴一场节”到“爱上一座城”的双向奔赴。这不仅是音符的狂欢,更成为观察太仓如何以文化为笔、以服务为墨、以青年为纸,书写城市活力的生动切片。
音符里的青春共振与多元交响
三天音乐节超燃超带感,摇滚炸场、偶像唱跳、经典流行,汇聚成沸腾的欢乐海洋。本次音乐节汇聚了朴树、吴青峰、陈楚生、新裤子、二手玫瑰、回春丹等实力唱将和摇滚乐团,以及伯远、鹭卓、TF_ING等新生代偶像,为乐迷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狂欢。
荧光棒与舞台灯光相互辉映,照亮了一张张洋溢着热情与活力的脸庞。音乐成为了桥梁,素不相识的人们因为相同的音乐喜好而相聚、欢呼。
“这是我第一次看现场,太震撼了!”连续狂欢3小时的乐迷佳佳声音沙哑却难掩兴奋。她举着手机记录大屏上的酷炫特效,“听说主屏有100多米,站在后排也能看清每个细节,视频特效和音乐节奏完全同步,像在看一场科幻电影。”
“我喜欢新裤子和回春丹,我要学电吉他,长大以后站到舞台上。”今年4岁的乐一小朋友是第一次参加音乐会,说到自己的梦想,他眼中都是光。他妈妈则感慨:“大家随着节奏蹦蹦跳跳,氛围很好,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
“作为太仓人,我很自豪家乡能举办这样高质量的音乐节。”本地乐迷高先生带着儿子一起跟唱,希望儿子能感受到这么多人因为热爱而相聚。
舞台之外,音乐节的多元性同样亮眼。循着“气味地图”走进美食区,炸物、卤菜、鸭货、热干面、德国香肠、柠檬茶等28家市集摊位一字排开,其中融入太仓肉松、双凤羊肉等本地元素的特色小吃成为“爆款”,乐迷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音乐感受,美食成为连接彼此的“新媒介”。
文创市集区则成为“打卡地”,太仓非遗手作、城市主题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乐迷们纷纷驻足挑选,将“太仓记忆”带回家。更值得一提的是,太仓特设了高新区、沙溪镇、城厢镇等镇区展位,以及水务集团、文教投集团等企业客厅,全方位展示太仓文旅、特产、文创及全域旅游地图,让乐迷在享受音乐的同时,直观了解“现代田园城”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成果。
这场音乐盛宴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释放自我、交流情感的平台,也展现了太仓的文化活力。一位来自杭州的乐迷直言,这是她第一次来太仓,虽然音乐节还没结束,却已计划好和朋友在太仓住一晚,“明天先去沙溪古镇逛一逛,感受江南烟火气,再去阿尔卑斯雪世界打卡,相信太仓的美景一定让我们不虚此行。”
细节处的城市温度与专业底气
一场成功的音乐节,考验的不仅是舞台上的呈现,更是主办城市的全方位保障能力。太仓用“细节满分”的服务,为乐迷编织了一张从交通到医疗、从设施到人文关怀的“隐形防护网”,让“来了就不想走”的体验深入人心。
在交通方面,太仓开通往返停车场、高铁站、主城区的4条免费接驳专线,3天投入228辆公交车与280名驾驶员,高效解决了乐迷出行问题。在设施方面,太仓增设了458个移动厕所,其中包括200个女性友好厕所,极大地提升了观演体验。在安保方面,公安、城管、卫健委等部门紧密协作,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观演环境。800余名志愿者从入场到出场不间断服务,为乐迷们提供咨询、引导、补给等帮助。
信息实时共享、指令畅通无阻、问题及时响应的保障机制,让乐迷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了太仓城市的温度和完善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太仓还特别关注乐迷们的个性化需求。例如,联络外卖平台设置“电子围栏”,场外餐饮服务将配合音乐节人流错峰配送;为丢失隐形眼镜的乐迷提供备用隐形眼镜等。
“我来太仓观看音乐节的时候,忘带隐形眼镜,没想到在‘小红书’求助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给我送了一副过来,让我跟偶像的近距离见面不留遗憾。”从长沙远道而来的陈女士激动地说,“太仓是我的幸运地。”
去年太仓因免费发放一次性雨具和鞋套“圈粉”,今年更把“真诚”做到了极致,从物资供应到女性友好设施,从接驳优化到应急响应,每个细节都是对乐迷需求的精准回应。
声浪中的城市IP与青年引力
苏州后浪·元气森林音乐节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太仓这座城市展示自身魅力、推进文旅发展的重要平台。
太仓近年来将文旅产业纳入全市“3+3”产业创新集群谋篇布局,加速推进全域旅游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又有优美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这与乐迷“多吃一顿、多住一晚、多玩一天”的需求高度适配,夯实了接稳音乐节“泼天流量”的基础。
乐迷奔涌而来,也带动了太仓酒店、景点及商业体消费的提升。双节期间,太仓的酒店连续多日满房,特色民宿预订一空,同时也拉动餐饮消费。商户们纷纷推出乐迷专属优惠,凭音乐节门票可在景区景点、商业广场、文创店铺等享受折扣。
筹办得好的音乐节,能让更多人知道举办地,对城市有好感,也会留下回头客,有效带动当地整体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16时,太仓17处旅游吸引物在长假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00.48万人次,同比增长33.47%。10月1日至8日,太仓共安全运送旅客524275人次,同比增长27.2%。万达广场、大润发太仓店、仓建超市等日销售额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文旅融合的“化学反应”对青年人产生了强大吸引力。近年来,太仓正在加快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在青年就业、安居、教育、健康等领域,都推出了一系列扶持举措,着力提升自身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本次音乐节举办地长江后浪商业街区,更是一个以“无限·后浪”为设计理念,主打“年轻力”的街区。其所在的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更是聚集了高校和太仓智汇谷·科技创新园,汇聚了大量学子及科研人才,是太仓新兴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非常感谢太仓举办这样一场音乐盛会,让我在感受周边科教和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旅发展的紧跟潮流和对青年人的关心。”一位来自印度、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助理教授的Arjun Kuma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居住太仓仅一年,他便被这座城市吸引,太仓美丽干净,他喜欢这里。
秋夜渐凉,但后浪young街区的热度仍在延续。音乐节的余韵里,太仓用声浪证明:当城市真诚回应青年的热爱,用专业守护每一份期待,用文化链接每一颗心灵,便能在这场青春与城市的共鸣中,奏响属于自己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