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沈海珠
9月17日,当得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主场活动将在临海市桃渚镇举办时,稻田咖啡主理人黄俊涛早早开始准备,迎接客人们到来。
3年前,黄俊涛把咖啡馆搬进桃江十三渚里的千亩稻田,这样的乡村消费新场景,让无数游客耳目一新,除了台州市区的客人外,武汉、上海、苏州等地的游客也纷纷慕名而来。
“油菜花开或水稻成熟时,便到了旅游旺季,日营业额可达上万元。”黄俊涛说。
近年来,桃渚镇以桃江十三渚景区为枢纽,通过镇域统筹、资源整合、功能互补,联动城里村、芙蓉村、石柱下村等周边5个行政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民宿等产业,探索出一条“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的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千亩稻田变“流量密码”
走进桃江十三渚景区,层层叠叠的稻田涌起金绿相间的稻浪,在蔚蓝天空下,随风泛起阵阵涟漪,勾勒出一幅丰收的喜人画卷。
“没想到,种水稻也能种出旅游景点!”临海市嘉达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学潘指着眼前的千亩稻田说,“原先这里是村民种植的橘树,零零散散,有些荒地长满杂草。”
2021年,为破解土地分散化、产业低效化等难题,桃渚镇以桃江十三渚旅游开发为契机,主导推进千亩土地集中流转。
为推动桃渚镇旅游业发展,陈学潘以“代耕代种”的方式,承包了这些土地,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创新水稻、油菜花科学轮作模式,打造出了“春赏油菜香盈野,秋望稻浪金满畴”的田园景观带,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现在每年不仅能收获100万斤稻米,油菜花成熟后,菜籽还能榨出香醇的油。”陈学潘说。这种绿色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春赏油菜花海,秋览稻浪金黄,不仅自带流量属性,更激活了消费引擎。数据显示,在种植油菜花和水稻前,桃江十三渚年游客量仅3万人次,2022年,千亩油菜花海首次“亮相”,两个月内便吸引了120万名游客前来观赏。
如今,桃渚镇通过举办音乐会、稻田艺术节等活动,将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和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吸引游客参加农事体验、品尝农家美食、购买农特产品,让“农田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
地质奇观引爆“研学游”
桃渚镇的魅力不只田园风光。沿着蜿蜒山路行进,一片奇特的石林景观映入眼帘——这里是位于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大火山石林景观,远古火山喷发留下的熔岩台地、峰丛、石林等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太震撼了!从来没见过这样奇特的岩石景观。”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手中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这些石头的纹理和形状,简直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每一张照片都能当壁纸。”
据了解,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是8000万年前当地火山活动的产物,主要由白岩山盾形火山地质遗迹和大勘头锥形火山地质遗迹组成。桃渚镇利用这一独特地质资源,开发地质研学旅游产品,吸引大量地质爱好者和学生团体。
为了让游客更好了解这些地质奇观背后的科学知识,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于2022年启动改造提升工作,2024年重新开馆,通过开发VR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穿越”到千万年前,亲眼目睹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
“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桃渚地质文化,激发大家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探索欲望。”桃渚镇宣传委员钱盈盈介绍,“我们也将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与学校、社团合作,开展各类地质科普活动,让地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除了丰富的地质景观和专业的博物馆,桃渚镇还积极挖掘火山文化内涵,将其与农业、旅游深度融合,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农文旅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拍照,成为一道独特的田园风景线。
小村庄吃上“旅游饭”
傍晚时分,石柱下村便开始热闹起来,只见青山映衬下的村子环境整洁,36幢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住宅楼干净敞亮、排列整齐,村民忙着接待入住游客,准备农家晚餐。
“我家有5个房间、9张床位,旅游旺季期间经常一房难求,有时床位不够,还把游客安排到村里其他民宿。”石柱下村桃江二渚民宿经营者罗金玉说,“现在生意不错,年营业额超30万元,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据了解,石柱下村位于桃江十三渚高耸的石柱峰下,周边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集中,紧邻桃江十三渚、武坑峰林、桃渚古城、临海大火山等景点。早在2014年,桃渚镇便率先提出打造“民宿经济强镇”的目标,石柱下村成为先发村。
得益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石柱下村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目前全村已形成民宿集群,民宿已达16家,拥有112个房间、191张床位,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年民宿营业额突破500万元,带动餐饮、研学、农特产销售等衍生业态,推动桃江十三渚片区从“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型,实现“旺季爆满、全年无休”的消费场景。
记者了解到,桃渚镇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引导当地农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民宿经营、特色种植等,仅桃江十三渚片区去年就带动了农民人均增收超5000元,实现农业增效、旅游增色、农民增收。
桃渚镇党委书记屈剑波表示:“接下来,我镇将编制《桃江十三渚农田基础设施提升方案》,完善桃江十三渚基础设施,联动周边国家地质公园、桃渚古城、石柱峰等特色景区,进一步拓展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推动‘过夜经济’‘研学经济’发展,让游客能留下来,带动当地消费,实现周边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