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方特之后,“欢乐芜湖”如何再出发

发布日期:2025-05-22 10:39:42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陈娴
分享到:
核心提示:当前,文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靠一座主题乐园带火一座城市的模式能持续多久?未来打造文旅支柱产业,芜湖走向何方?

  提起芜湖旅游,人们立刻会想到方特。从2008年首家主题乐园落户芜湖,方特已经成为“欢乐芜湖”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八方游客。

  当前,文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靠一座主题乐园带火一座城市的模式能持续多久?未来打造文旅支柱产业,芜湖走向何方?

  主题乐园仍是“流量担当”

  今年“五一”假期,芜湖方特依然是“流量担当”——客流突破12万人次,比去年增长8%,营收增长17%。

  “这个数据意味着人均客单量提高,游客消费意愿强烈。”芜湖方特营销总监杨军军告诉记者,2024年,芜湖方特客流量约400万人次,今年以来,客流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方特已在芜湖落户17年,市场“蜜月期”后,游戏设施和场景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国内主题乐园竞争激烈,方特自身也在加速扩张,目前方特已在全国运营35家乐园,在建待建乐园有近20家。

  面对内外部竞争,方特正积极转型。近几年,芜湖方特陆续投入2亿元用于设备更新改造,增加了亲子过山车、熊熊乐园、摩天轮、密室逃脱、冰雪世界等项目。除了设备升级,芜湖方特还增加演艺投入,增强互动性,一年四季推出不同主题的活动,进一步吸引游客。

  “市场不缺消费需求,关键是如何点爆需求。”杨军军说,目前芜湖方特的复游率超过三成,很多游客一年会来四五次。

  “五一”假期,芜湖另一家主题乐园“松鼠小镇”也迎来焕新升级。一开业就人气十足,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

  “促消费,关键要有过硬的产品。”松鼠小镇负责人曹山介绍,松鼠小镇2020年开园,当时主要依托三只松鼠的海量粉丝,定位“粉丝经济”,主打工业旅游。此次园区全面升级,主打“量贩式”文旅商业综合体,游乐项目由原来的10多款增加到30多款,主题酒店和商业街区也全面焕新,提供“吃住游购娱”一体化服务。

  当前,主题乐园仍是热门旅游首选,备受亲子家庭和年轻人青睐,相比门票和税收,主题乐园带来的持续高人气,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分析,主题公园每1元的经营收入,可带动城市3.8元的经济收入,进而带来6元至15元的上下游产业链收入。

  寻找下一个“方特”

  当前,文旅市场进入新阶段,靠一座乐园带火一座城的模式恐难以为继,芜湖也在思考——更多像方特一样具有持续流量输出能力的爆品在哪?

  “淄博烧烤”引爆全网、“村超”“村BA”带火贵州、“尔滨”燃旺冰雪经济……火热的文旅市场背后,同质化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前几年古镇火了,到处都是古镇。现在流行村咖,到处都在建村咖。”芜湖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游客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文旅消费需求,与当下标准化、同质化的文旅供给之间存在矛盾。如何让“网红”变“长红”,是常考常新的时代课题。

  芜湖古称“鸠兹”,拥江达海,山水形胜,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和工商业重镇,旅游资源丰富,兼具山水人文及现代城市魅力,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宝藏小城”。据统计,2024年,芜湖市接待游客量766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花费1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11.1%,均创历史新高。

  芜湖市文旅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岳翔表示,芜湖位于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双圈”叠加,距离合肥、南京等大城市都在百公里左右,交通便利,旅游市场广阔。但也面临“游客在哪里,来芜湖玩什么”的问题,芜湖文旅亟待在产品创新、项目招引上下功夫,打造新的增长点。

  旅游增长离不开项目支撑。文旅项目多属于重资产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社会资本投资谨慎,要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

  以方特为例,很多项目都是重资产投入。“一个项目投资可能要四五千万元,内容与舞台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打造,大规模更新不现实,像《猴王》一个剧的演员,一年支出就要七八百万元。”杨军军介绍。

  2024年,芜湖市针对文旅头部企业开展“敲门行动”,全市签约、开工、投产文旅项目216个,总投资274.33亿元,9个项目列入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百大”项目库。惠生联圩、峨桥片区生态旅游、老船厂1900、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芜湖铁画文化创意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动,老芜湖海关旧址、繁昌北站1969文化创意街区、东方飞谷航空飞行营地等一批文旅项目建成运营。

  长江是芜湖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地理符号,做活水文章大有可为。芜湖市文旅投公司副总经理傅长虹介绍,公司正计划开发滨江旅游码头,前期开通长江和青弋江两条航线,未来可能开通沿江城市航线,游客可乘坐游轮欣赏长江美景。

  让城市变成大景区

  方特之后,芜湖文旅该走向哪里?

  该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为吸引外来游客,首先是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消费吸引力,推出研学、非遗体验、沉浸式演艺等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人均消费;还要提升住宿餐饮水平,提高过夜游客占比,发展特色民宿、高端酒店,提供多样化餐饮选择,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随着旅游业进入休闲度假游发展阶段,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看景观、逛乐园,更希望深度体验地方风土人情。”该负责人认为,城市旅游不能过度依赖开发景点,而是要实现从“城市景区”向“景区城市”的转变,从“经营景点”走向“经营城市”。“全域旅游应该是城景相融,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建设和经营。”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芜湖市深挖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点,推进城市“微更新”,以“老船厂—滨江公园—雨耕山—范罗山—环赭山—环镜湖—堂子巷—古城沿线”为轴,推动片区历史文化风貌整体更新,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景观建筑、文化街区,吸引市民和游客。

  随着文旅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芜湖市积极抢抓新机遇,推动文旅“+科技”“+低空”“+演艺”“+赛事”等跨界融合,积极培育多元复合型文旅新业态。

  芜湖是近现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又是工业强市,发展工业研学游具有巨大潜力。目前,芜湖市文旅局通过举办“欢乐芜湖 奇特之旅”,已开通13项研学旅游主题24套精品课程,初步树立研学品牌。

  演艺经济是另一个增长点。近年来,芜湖市着力培育演艺演出,通过沉浸式演出聚人气促消费。“未来将盘活一些闲置场馆,引进一些互动性强、沉浸式的表演,发展演艺旅游,通过市场化、半市场化方式举办各类音乐节、演唱会、脱口秀、舞台剧等,丰富内容,聚拢人气。”该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