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道路即公园”凭啥“出圈”?

发布日期:2025-05-04 00:00:00
来源:无锡日报
责任编辑:citer
分享到:
核心提示: “国内最狭长的公园,长度是宽度的100倍,形状就像一根笔芯。”近日,位于无锡经开区的吴都路热度“出圈”。网友以航拍姿势解锁无锡最美道路,将这条双向八车道的城市“动脉”送上热搜。 吴都路之美,在无锡并

  “国内最狭长的公园,长度是宽度的100倍,形状就像一根笔芯。”近日,位于无锡经开区的吴都路热度“出圈”。网友以航拍姿势解锁无锡最美道路,将这条双向八车道的城市“动脉”送上热搜。

  吴都路之美,在无锡并不是特例。放眼无锡这些年新建道路,高浪路四季有花、全线带园,竺山湖隧道构建“智慧湖底穿越”之旅,菱湖公园道串联6大主题公园,营造绿意盎然的生态纽带,迎龙路等主次干道展现城市精致之美。近年来,无锡的道路建设突破单一的交通功能,以路为轴,打造流动的城市会客厅、可呼吸的生态长廊、城市文化的共享空间和可交互的智慧干线,赢得“道路即公园”的美誉。无锡的道路建设如何助推城市品质和能级提升,打造“路园共生”的城市更新“无锡范本”?记者进行了探访。

  颜值提升,车行画中、人在景中

  四月,吴都路美得独特。航拍镜头下,一条绵延约6公里的“翡翠项链”蜿蜒嵌入双向八车道的吴都路中央绿化带,亭台楼阁、曲水流觞,“拉长版”的江南园林成为道路中央的独特点缀,掩映在园子中的特色餐饮、文创定制,为道路公园增添了商业气息,让更多人停下来、走进去。

  “吴都路西起蠡湖大道,东至华谊路以西,2009年建成,其中,蠡湖大道至南湖大道段宽约100米,与14条道路相交。”市建管中心当年建设吴都路的项目负责人葛金春介绍,“两路夹一河”的格局,给了吴都路得天独厚的发挥空间,从道路建成到形成国内罕见的线性中央公园,吴都路之变也是我市生态景观道路不断进阶的印证。

  “等红灯时顺便赏花,堵车时还能欣赏下道路绿化带的雕塑景观,十分治愈。”通勤于高浪路的市民袁女士感慨,这些年无锡新建道路颜值和功能提升有目共睹。前几日,记者驱车实地感受无锡的路,老城区迎龙路上,绿化景观和樱花停车场错落于道路两侧,美景、功能兼具;太湖新城清舒道两侧大片绿地公园吸引市民出游露营。3月26日,小红书网友@肆意挥扬说,“去金匮公园看樱花,太大没找到,看到了高浪西路的一路樱花。”并配了一张高浪西路的樱花图。

  望江立交西接线,北美海棠;中环312国道锡山段,紫薇;高浪路,染井吉野樱……4月初,在市建管中心,一份锡城道路种花指引表引人注目。“‘新建一条路,带来一片景,营造一个园’,近年来,我市道路在规划设计之初,即布局景观和功能,引入运动、文化、全龄友好等多种主题,增设生态景观和海绵设施,形成风格各异的道路游园场景。”市建管中心道桥设计部相关负责人说,“路园共生”带来的不仅是城市颜值提升,更是宜居指数和吸引力的倍增,通过精心规划,实现交通、生态和城市品质的多赢,营造“车行画中、人在景中”的城市道路体验,为城市颜值、功能和魅力加分。

  功能倍增,塑造“一里一客厅”

  在路边打个篮球、逛街心公园喝个下午茶、到高架桥下玩滑板、去道路中央公园约个饭……在无锡,餐厅、咖啡厅、会客厅、运动场被“搬进”城市道路公园中,“一里一客厅”正在形成,道路的配套功能被放大,城市魅力随之提升。

  近日上午,记者沿着江南大学东门对面的“米市旧踪”牌坊走进“网红”吴都路中分带公园,复古老桥横跨河道,亭台楼阁、假山石串起一条中式园林路,一抬头,“叙兰时”店铺招牌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正是一处咖啡茶饮店,小院十分清幽,城市喧嚣被隔绝在外,“早咖晚酒,茶饮主打无锡特色太湖翠竹、碧螺春。”邱店长告诉记者,近段时间,锡马引流,加之吴都路狭长公园火了,周末客流量比以往翻倍,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消磨闲暇时光。

  在路边篮球场来一场5人制篮球赛,旁边有休闲观赛座椅,挥汗如雨后,花坛上的直饮水让人瞬间解渴,球场旁干净整洁的厕所也随时可用,这种场景你羡慕吗?记者路过高浪路立信大道路口,掩映在绿化景观中的篮球场上传来阵阵运动声,城市活力凸显。“现在客户约见面都选在路边的咖啡店,户外遮阳伞下,边喝咖啡边看车流,成了商务新场景。”在太湖新城金融街工作的白领范先生说。

  道路建设打开城市“界面”,“公园IP”耦合休闲需求。在无锡,“沿路会客厅”功能齐全:带手机充电功能的座椅、能“听无锡”的有声书屋、遮风挡雨的“接娃”专区、街心公园里的餐饮商业,这些道路旁的休闲空间成为“会客”的好去处。规划人士介绍,眼下,城市道路在规划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合交通功能、城市公共功能和市民需求,精塑街区开放空间,提升服务功能,让市民走得进去、能玩能用,尽显城市品质。

  智慧赋能,道路越来越“聪明”

  “只要不是早晚高峰,高浪路从地面道路到高架、隧道,几乎一路绿波,畅通无阻。”网约车司机李师傅驾龄近30年,见证了无锡道路之变,“如今行驶在无锡,路两侧美景如画,灯随车动、应急响应等各种安全畅行功能为驾驶者护航,可以说,无锡的道路有颜值,更有内涵”。

  正值春游旺季,宜马快速通道竺山湖隧道内车多缓行。“车辆缓行,注意安全”,记者摇下车窗,优雅的提示音从隧道内传来,瞬间缓解了堵车时的焦急。“真的很人性化,体会到了人路互动的贴心,前不久刮大风,高浪路五里湖隧道贡湖大道匝道口响起语音提醒:‘恶劣天气,安全缓行’。”车主小杨点赞道。

  这些让市民感受到的“小确幸”,只是我市智慧道路的一部分。“隧道的结构安全、车流情况、交通事故、极端天气预警、火灾感知在数字孪生隧道管理平台上都能一目了然,如遇突发交通事件,可随时启用感知预警和应急联动,平日里,智慧巡检养护也能精准查找隐患。”市建管中心相关人士介绍,五里湖隧道、竺山湖隧道作为目前我市智慧化程度较高的道路,内部“藏”着许多看不见的智慧,可实现道路智慧管养、提前感知、极速处理等,对驾驶者而言,最大的感受是,无锡的道路不仅看着美,畅行度、丝滑度也很高。

  “以前修路只是造一条路,如今建一条新路是为城市添一座‘流动客厅’,打造一处智慧公园。”在市建管中心副总工程师杨炜看来,近年来,无锡新建道路因兼具生态滤芯、智慧内核和人文温度而赢得满满赞誉,折射出道路建设对城市环境和能级提升的重要性,从变成公园到升维客厅,再到人路互动,道路建设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靓丽风景线。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