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快报

阳山“虾田里”首迎度假客

发布日期:2025-05-02 00:00:00
来源:无锡日报
责任编辑:citer
分享到:
核心提示: 大片的水稻田间,稻秧与小龙虾成为共生的伙伴,构成独特的新景。5月1日,锡溧运河东侧、惠山区阳山住基村北部大沙头区域,东邻国家级“太湖三白”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中心项目的300亩休闲农业基地成了欢乐的海洋

  大片的水稻田间,稻秧与小龙虾成为共生的伙伴,构成独特的新景。5月1日,锡溧运河东侧、惠山区阳山住基村北部大沙头区域,东邻国家级“太湖三白”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中心项目的300亩休闲农业基地成了欢乐的海洋,新建成的“虾田里-宁静时光农场”拉开帷幕,迎来首批度假客。

  上百只七彩纸风车迎风招展,水稻田里小龙虾在水底缓缓爬行。对于稻虾混养的生态种养模式,住基村党总支书记陈志健已摸索多年。“这里原来是一片地势低洼的闲置地,村里通过整合盘活,把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开展渔业养殖和粮食种植。”陈志健说,可是这里的好山好水,光养鱼、种稻麦太浪费了,“结合阳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发展新型的渔农旅产业,可以让土地增效、为村集体增收、让村民共富。”陈志健找镇里专业人员一起来策划,又找村里的热心村民共同谋划,“虾田里”的渔农旅思路越来越细化,最后形成项目,迅速得到推进。

  住基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渔业也有较久的历史。去年,阳山与中国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的国家级“太湖三白”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中心项目落户住基村,项目总投资1.2亿元。科技融合让传统的村落焕发创新动能,依托国家级科研资源挖掘自身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的休闲农业基地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生态理念有机融合,构建了稻虾共生循环农业系统,形成“水中有鱼、田中有稻、岸上有景”的立体生态景观。

  与众不同的是,“虾田里”的田埂比普通田埂要高40厘米左右,并覆盖帆布。“这是智慧种粮的新办法。”陈志健说,稻田难免发生病虫害,发现这一情况后,自动系统就会向田间灌水直至淹没水稻,这样水稻上的病虫就会被淹死或被鱼儿吃掉,然后系统再将水放出,水稻继续健康生长,“升高建设的田埂,就是一个治虫蓄水的关键‘堤坝’,水位抬高时不会外泻。”

  在2公里长的生态垂钓长廊,亲子钓龙虾成今年“五一”“名场面”。“四季农趣”项目正在逐步完善,数十家集市首次在这里燃起烟火气,霸王茶姬等抢先入驻的休闲小店开业迎客。“农耕体验、科普研学、亲子互动、露营集市等丰富活动,每天吸引游客最多可达1200多人,并每年带动全村水蜜桃、青鱼、桑葚等农副产品销售4000多万元,为村集体年增收近40万元。”陈志健说,住基村围绕“特色田园·富美渔村”的发展定位,在探索渔农旅融合发展新路上越走越稳。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