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3时,随着最后一个充电桩完成送电调试,沪宁高速无锡梅村服务区新能源充电站扩建工程正式投运。新“上岗”的32把充电枪与可灵活调配的2台移动充电车,将助力缓解“五一”假期市民出行的“里程焦虑”。
节前一天,随着假日迁徙的车流在沪宁高速上汇聚成河,一眼望去,绿牌车辆几乎占了五成,这让不少车主暗暗担心:服务区充电桩是不是又要排长队?作为沪宁高速的重要节点,梅村服务区日均车流量超2万辆,新能源车辆占比逐年攀升。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梅村服务区(往北京方向),原有的8个充电桩、16把充电枪前已经排满了新能源汽车,而新建的8个充电桩、16把充电枪前,也几乎“满员”。
“以往节假日,排队等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从充电桩入口排到服务区入口,最长排队时间甚至超30分钟。为缓解因市民集中出行导致的‘充电热’,每逢出行高峰日,我们都会调配多功能储能充电车、移动充电机器人,尽管如此,还是有部分新能源车主希望能尽快增设充电桩,从根本上解决充电难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营销部五级职员吴寒松说。据介绍,此次梅村服务区分别在往北京方向、上海方向新增了16把充电功率为80千瓦的充电枪,充电能力增加了1倍有余,目前梅村服务区单一方向可供32辆新能源车辆同时充电。此前“驻守”在梅村服务区的多功能储能充电车、移动充电机器人将根据实时监控流量调配到堰桥服务区或城市其他热点区域,以全城“速达”发挥好“充电救火队员”的作用。
采访中还了解到,今年“五一”期间,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市政新能源、朗新科技、星星充电、特来电等多家运营商,实现假期全市公共充电桩100%绿电供应。据测算,整个假期总充电量将达222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约1289吨的碳排放。“选择在节假日推行全绿电充电,目的是放大示范效应。”业内人士分析,无锡正通过此类“微创新”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示范样本,进一步增强市民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