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上海正打造一系列“文旅+”场景,为城市消费增长提供新动力。
百年码头“焕新” 水岸联动丰富休闲体验
“爱上人民之城,它会给你舞台,给你无限可能……”伴随原创音乐作品《城市心跳声》在徐汇滨江唱响,自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水泥厂码头“蝶变”而来的龙华码头正式启用。码头新建2个2000吨级游船泊位,121米岸线搭配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既保留水泥框架结构的原始肌理,又注入现代滨水空间的时尚气息。
上海久事集团黄浦江码头岸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玲介绍,目前沿黄浦江运营的游船码头已有7座。最新的龙华码头所处徐汇滨江以“文艺”“休闲”为特点,西岸梦中心业态丰富,西岸大剧院等艺术空间有一批忠实“粉丝”,毗邻西岸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云集朝气蓬勃的企业和创业者,这让水岸联动体验有了更多“可能性”,黄浦江水上航线南拓段有望成为“一江一河”游览新的必游必看线路。
自龙华码头出发的新航线也在当日迎来首航。站在三层甲板上,明媚阳光下、习习江风中,西岸大剧院、西岸美术馆、星美术馆与前滩、世博文化公园等隔江相望,江畔商圈里,老人漫步、孩童奔跑、宠物“撒欢”,人们得到充分放松。
上海浦江游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朝辉介绍,2025年截至目前,黄浦江游览共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同比增长7%。“除了常规的快线游、精华游、特色游,我们在不同岸线探索不同主题,例如自龙华码头出发、以徐汇滨江岸线为主的航班,首先推出科技、艺术、萌宠、运动等主题。今年5月24日的‘宠物友好’航班,一经推出很快售罄。”
龙华码头所在的徐汇西岸,已形成低空旅游航线、黄浦江水上航线、申城观光双层巴士及江岸商圈“水陆空联动”的融合业态。徐汇正在全力建设上海西岸都市旅游休闲街区,整合文旅商体展等多元资源,全面打响“来上海·游西岸”品牌IP。
上海西岸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彭菲介绍,西岸大剧院“2025风生水起开幕季”的演出资源延伸至江边,将探索“码头即玄关、游船即展厅、剧场即终点”的水岸艺术动线。江畔运动场馆将探索推出“甲板瑜伽”、滨江夜跑季、夏日滑板节等多种运动主题活动。西岸梦中心与黄浦江游船还将探索“游船打卡—商圈消费”的合作模式。
全城联动惠民乐民 打造主客共享目的地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突出惠民乐民。5月17日至19日,包括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辰山植物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56家景区景点半价或免门票迎客。
面向老年人、入境游客等群体,上海文旅系统推出更加精准的服务。2024年5月,上海推出一张多用途预付费卡“Shanghai Pass”。上海都市旅游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瑶介绍,一年来,“Shanghai Pass”已销售12.36万张,实现交易超过73万笔。
为进一步方便用户,今年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入境游客推出“Shanghai Pass”三日通票,这种全新电子票码产品支持20余处景点。海外游客可以通过支付宝上“Shanghai Pass”小程序购买通票、预约景区,实现“一价打包、一键预约、一码通行”。面向老年游客,企业推出“乐龄pass”崇明畅游卡,整合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西沙明珠湖景区等景点和酒店,打造“慢旅行”产品体验。
“白玉兰直播间”推出“中国旅游日”文旅专场。据了解,4月24日至5月18日期间,“白玉兰直播间”“五五购物节”文旅专场已累计推出超70多款文旅商品,覆盖景点、门票、旅游、酒店及上海礼物文创商品等各类产品,大小屏总订购金额超3200万元,触达人群超1000万用户。
“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宝山、松江、普陀、虹口、浦东等各区围绕产业新动能、古镇看非遗、生活方式秀、文旅直播间、目的地合作等领域举办系列分会场活动。
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戏曲音乐嘉年华正在泗泾古镇举行。活动期间,游客不仅能饱览古镇水巷桥头、茶馆庭院的“十二相”美景,还可能“偶遇”京剧、昆曲、沪剧、越剧、淮剧、评弹、皮影、独角戏、锣鼓书、细锣鼓等“十二剧”快闪演出。
泗泾镇镇长孙长城介绍,“泗泾有戏”品牌活动将打造一个集传统文化展示、艺术表演和社区参与于一体的文化品牌,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活动和旅游体验。
各行各业人才也助阵推介上海旅游资源。“2025年上海城市推荐官选拔赛”上,30名选手从503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在当日获聘“上海城市推荐官”。他们来自导游、讲解员、外语专业高校学生、在沪外籍人才等多个领域,形成一支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数字化的城市传播队伍,每一位“推荐官”都将是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的“文化使者”和“优质服务窗口”。
文旅商体展融合 做强“票根经济”
19日,上海发布“畅游黄浦江”“玩转休闲街”“古镇看非遗”“精品剧亮相”“元宇宙新篇”等五大文旅消费新场景。文旅商体展融合,满足人们多元需求,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截至目前,上海已拥有思南公馆街区、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愚园艺术生活街区、上海新天地石库门街区、静安嘉里中心—安义路街区、衡复音乐街区、上海蟠龙天地街区等七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人们漫步街头,邂逅特色美食、选购精致好物、参加精彩活动、感受多元文化;这些街区通过改造提升和引入新业态,不断为当地的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上海文旅、体育部门携手,丰富“跟着赛事去旅行”场景。据了解,在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期间,上海将首次推出10条赛事旅游线路,将骑行、徒步等热门运动项目与各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巧妙结合,推动“赛事+旅游”高水平发展。
当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署“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协议,将在客源对接、服务链延伸等领域深度协作,强化上海作为国际旅游门户的枢纽功能。
此外,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豫园万丽酒店、新城饭店等知名酒店代表签约,为入住的国际旅客提供非遗体验活动。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将通过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创新消费场景,精准发力入境旅游市场复苏机遇,以多元化优质供给集聚流量、激活人气、释放消费潜力,切实将文旅惠民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助力上海高水准建设“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为城市消费提质扩容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文旅产业成为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