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的旅游之歌怎么唱?工业强区如何变“好玩”?对此,制造业当家的宁波市镇海区竖起了“最镇海·等你来”的文旅品牌,亮出文旅趣味和城市韵味。
亮出“另一个镇海”
从石化产业集聚区,到科创强区,镇海长期以来的城市形象就像一个“工科生”。
而实际上,在产业之外,隐藏着“另一个镇海”:东可观沧海,西可赏湖山,镇海是为数不多“山海林田河湖”资源禀赋兼而有之的区域。区位上,镇海是翠屏山中央公园的东门户,同时连接舟山跨海大桥,随着杭甬高速复线通车,镇海门户效应愈发凸显,与舟山普陀山等景点的联动空间进一步放大。
“这里位于长三角自驾旅游圈的核心区,可以承接大都市圈客群。同时可以与舟山、象山等地的旅游资源联动互补,实现山海、湖海的旅游线路打造。”正参与镇海九龙湖旅游开发的宁波景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江说。
为进一步亮出“另一个镇海”,镇海打出了“最镇海·等你来”文旅品牌,以“跟着市集逛镇海”“跟着非遗品镇海”“跟着美食游镇海”为主题,安排了市集、展示、展演、巡游等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吸引游客和市民参与。
同时,当地启动实施2025“最镇海·等你来”文旅促消费行动,重点围绕提升旅游供给品质、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活跃文化演艺市场等八个方面,强化资源整合,策划实施“一季一特色”“季季有主题”的打卡活动。
为好玩做加法
日前,镇海区庄市街道同心湖,12支青年队伍参加的甬江科创青年人才环湖跑活动举行。以运动聚人气,宁波市“青”城市集潮购也在现场开启,青年社群元素满满的“青春小店榜样计划”“青年消费护照”等集中发布。2025“最镇海·等你来”文旅潮趣季期间,这样好玩有趣的活动每周都在上演。
随着文旅形态多元化、文旅边界模糊化,文旅可塑性和可能性变得更加多样。“未来,我们希望把九龙湖打造为泛长三角的社交型户外运动基地,让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全时、全季、全龄旅游和时尚健康的顶级山地运动体验。”九龙湖镇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持续不断的文旅跨界活动,提升地方文旅资源的话题度和可玩性,也是镇海“做加法”的举措之一。“根据每个季节的时令特点,我们将每季推出一个主题,组织系列打卡活动。”镇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季镇海聚焦“潮趣”主题,整合推出市集、体验、休闲等30余项活动,全年活动场次将超100场。
同时,镇海也在尝试通过文化创意和IP打造,让地方文旅的辨识度更高、传播性更强。最近,一个色彩鲜明、憨态可掬的“小龙人”,活跃在镇海九龙湖的各个景点。它是由镇海区文化特派员、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王泽闻为当地设计的九龙湖文旅IP“龙九九”。
“文旅IP的出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联合民宿、酒店、村咖等旅游经营业态,做好场景、产品的应用植入,让‘龙九九’真正成为九龙湖的文旅代言人,让美丽乡村既有风光美景,更有体验场景。”九龙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化筑底文旅生命力
最近,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的甬江之畔,沉寂已久的“镇海渡”再度迎来喧嚣。
作为曾经连接镇海区和北仑区的主要交通方式,2020年6月停运的“镇海渡”承载了一代代人的回忆,也是港城镇海独特的人文符号。如今,“镇海渡”迎来新生,摇身变为时尚主题街区,将常年举办码头夜市,不定期举办品牌活动。主营手工披萨和咖啡饮品的餐饮品牌“W”甫一落户,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怀旧、打卡。
一个地方要吸引游客留下来、沉下来,离不开差异化的文旅打造,尤其是独特地域文化的加持赋能。
为了让文化能够被“看得见”“感受到”,近年来,镇海全力推进品质文化之城建设,持续擦亮海丝文化、海防文化、商帮文化、红色文化、科创文化五张“金名片”,通过系统梳理历史文化家底,挖掘、活化利用好区域文旅资源禀赋。
去年,镇海启动手艺人集聚区建设,推行“手艺人+文旅”“手艺人+集市”“手艺人+研学”等模式,创新文旅消费新体验。如今,镇海已经落地7个手艺人部落、17个手艺人传播基地,地域特色的老底子文化深度嵌入文旅发展链条。
“这里将打造成宁波市首个展销旅一体式综合型手艺人部落,供全国手艺人交流技艺、传承发展老手艺,并在周末、节假日开设手艺人集市,推动‘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每到周末,镇海区庄市街道永旺村的手艺人部落就会异常热闹,负责部落运营的三关六码头营销总监林诗舟表示。
同时,围绕“最镇海”文旅打卡元素的挖掘推介,镇海区依托“艺呼百应 全域随享”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导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各级文化特派员等文化人才资源,联合村咖、民宿等乡村文旅业态负责人,共同参与进景区、进商圈、进街区等活动。“我们通过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打造新的消费热点。”镇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