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Hui Travel”,越来越火!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五一”期间,从合肥口岸入境的外籍游客增长幅度高达464%。
惊人增幅得益于政策红利的释放。
去年1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并新增21个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安徽成为受益省份之一:合肥新桥、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口岸均入列新增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的同时,过境免签人员可于安徽全省实现停留活动。
但不可否认,翻两番还多的外籍游客入境,还折射着安徽一场令人瞩目的“转型”:徽风皖韵之地不甘只做入境游的“过境地”,而欲从政策端、市场端双向发力,抢抓入境游市场机遇,“转场”为全球游客的“目的地”。
何以言此?
日前,央媒带您游安徽——“春游江淮”入境游采风行采访团“走”南“游”北,见证这片土地上真诚待客之道与独特文旅魅力。
“来”的“丝滑”体验
——想人所想,急其所急的安徽“用心”
走进合肥新桥机场入境大厅,240小时过境免签绿色专窗甚是显眼。窗口放置外国人临时入境卡及填写模板,并有工作人员指导填写,过境十分便捷。
机场是入境游第一站。这里服务好不好、流程是否便捷,直接关乎外籍游客的幸福体验。以此观之,过境免签绿色专窗也不再是提供便利服务的一个小窗口,而是一扇展示安徽对外展示开放、包容、高效服务态度的“大窗口”。
于是,热心的安徽人想外国游客之所想,急其之所急。
在合肥新桥机场,符合政策的外籍游客在合肥停留期间,如遇就医等紧急事由或不可抗力等原因,需停留超过规定时限,或超出准予停留区域的,即可于专窗进行相关业务办理。
同时,为给外国人来肥提供更便捷优质服务,合肥市出入境管理部门还推出外国人住宿登记网上自助申报系统。入住亲朋好友家的外国人,动动手指就能实现自助申报。
不只合肥新桥机场,数百公里外,抵达安徽另一处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比利时游客Sterckx Yan体验完这里便利化入境游举措后,更是竖起大拇指。
为便利外籍游客,在该机场,黄山海关开辟外国人绿色通道,设立240小时过境免签外籍人员行李物品申报台,提供中、英、韩等3种语言的操作指引,配置英语、韩语专业人才,添置同声翻译机,实时解答旅客疑问。
同时,黄山海关联合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升级智能化设施设备,通过红外体温监测、无接触闸机、行李智能审图等技术,实现出入境旅客通关流程全链条智能化。据统计,旅客平均通关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缩短至10分钟,效率提升60%。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合肥口岸入境客流创新高,累计保障出入境人员共计7.5万余人次,其中外籍出入境旅客量约8500人次,同比增长149%。
“游”的精彩多元
——“科技+文化”,解锁徽风皖韵新玩法
当外籍游客入境安徽,14.1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向其展开了一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的徽风皖韵新画卷。
抵达合肥,看什么?合肥不只有包公故里的文化底蕴,“科里科气”是其独特城市气质,当前也正成为这座城市发展文旅融合的一张新名片。
瞧,走进位于合肥市庐阳区的安徽首个深空探测科普艺术馆,仿佛开启一场深空漫步之旅:佩戴AR眼镜“穿越”至水星地下城,沉浸式观测“一日双升”的奇景,全息影像动态还原宇宙大爆炸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以“科创科普游”“徽风皖韵游”为核心品牌,合肥推动文化、科技、生态、休闲深度融合,构建贯通合肥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安庆市七城的“旅游黄金走廊”,串联合肥都市圈文旅资源,让全球游客踏上不重样的科创文旅之行。
科技赋能让满是历史底蕴的文旅资源“活”过来。在固镇县垓下遗址,全息投影重现楚汉争霸的壮阔场景,引来韩国游客齐声吟诵《垓下歌》,与项羽“隔空对话”;国防教育基地内,研学团队通过VR技术模拟的古代战场,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韧性。“我们不仅要展示历史,更要让历史‘开口说话’。”固镇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张艳梅说。
当然,独属于安徽的文化最令外籍游客向往。
踏着青石板铺就的安庆倒扒狮街,英国小伙David Taylor举着自拍杆穿梭在雕花门廊间,手机镜头扫过屋檐下悬挂的油纸伞,定格在街角戏台上水袖翩跹的黄梅戏演员。
“虽然并不能听懂唱词的含义,但唱腔背后的文化魅力还是能跨越语言的障碍,直达内心深处。”David Taylor表示,随着过去一年多来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升级,他不少英国朋友纷纷选择来中国游玩,“安徽有我最喜欢的中国文化”。
文化最终需体验才能入心。在潜山市痘姆乡痘姆古陶非遗传承基地,突尼斯小伙阿什拉夫第一次到来,就直言“爱上这里”:“我对中国的陶瓷文化非常痴迷,今天能够亲手体验制陶技艺,非常兴奋。”
的确,恰如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所言“入境游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文化对话”,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才能更多外国游客感受并喜欢中国文化。
“安”下未来期望
——打造“目的地”,安徽“迎天下”
黄山迎客松,安徽迎天下。
近年来,安徽持续推动全省入境游高质量发展,先后举办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2024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安徽省发展入境旅游激励办法》《安徽省促进入境旅游工作实施意见》。
叠加国家政策红利,安徽接续推出多元措施,赋能入境游提质升级。
“今年,我们将围绕实现入境旅游倍增目标,从多角度塑造安徽文旅国际化形象、多维度打造安徽文旅国际化品牌、多方位开展安徽文旅国际化营销、多层次提升安徽文旅国际化品质……”在今年4月2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如何加码入境游,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邵海卫一连说出四个“多”。
激励政策上,安徽将从省级层面拿出2000万元对入境游人次、入境包机、境外营销予以资金激励和补贴。
提升国际化品质上,安徽将发挥安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山川秀美的优势,建立国际旅游线路精品库,丰富旅游业态,打造联程国际精品旅游线路,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多文旅消费选择。
服务升级上,安徽在合肥、黄山机场及高铁站建立完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为入境游客提供通信、交通、文旅等方面服务。
同时,安徽还将举办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宣传推广活动,组织赴港澳台、日韩、欧美等重点客源国和地区开展全球推广活动,多维度打造安徽文旅国际化品牌。
无论是入境的“丝滑”体验,还是“科技+文化”赋能徽风皖韵新玩法……在这场从“过境地”到“目的地”转型中,安徽用行动证明:读懂外籍游客需求,才能让全球游客真正读懂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