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0佣金、骑手高单价、顾客狂补贴……随着京东外卖的入局,今年“五一”期间外卖战场的热度再度升级。初步统计,“五一”首日,无锡外卖订单量比节前增长近20%。商战既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利好,也引发了对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讨论:京东的“破局”能否真正推动外卖行业提质增效?市场存量竞争下,平台如何留住用户?
全面开打 消费者、商家双受益
在美团、饿了么、京东外卖的首页,能看到“百亿补贴”“膨免单神券”等宣传标语,官方列出的补贴爆品中,“11减10”“补贴12元”“免运费”等鲜红标注吸引人眼球。
从销量来看,烧烤、奶茶、酒水等社交属性品类为高人气。蛋糕、披萨、意面等是下午茶外卖中的翘楚。随着大批游客来锡,景区附近的餐饮外卖量增幅明显。
“太喜欢这种商战了!”市民邹女士比较了几个平台的优惠补贴,发现价格最终都要比平日的少10元左右,火速下单了几个卤菜加菜。
“一上午单都没停过,今天跑到80单没问题”。下午两点,美团骑手小汪给一家酒店的客人送奶茶。他反映,每逢假期到无锡的游客总少不了点外卖的“指定”动作。今年“五一”平台给骑手加了补贴,跑满200单额外奖励110元,干得更有劲了。
商家的订单份额也显著提高。在京东的秒送页面,瑞幸咖啡累计销量超过了3000万单、糯雅芳粥超10万单。多数爆款产品大幅降价,同庆楼的一份糖醋里脊只要8元、汉堡王冰激凌到手价仅1元。一些快餐类商家反映,这两天自取的顾客比平时少,基本都是和外卖小哥打交道。
行业博弈 “鲶鱼效应”是否可持续
这次的商战很大起因是京东在外卖行业的动作不断:宣布给外卖员工交社保、一年投入超100亿补贴。到4月24日,外卖日订单超过1000万单。无锡区域上线品类在短短近一个月的时间,从较为单一的咖啡奶茶类迅速扩容到小炒、蒸菜、火锅、烧烤等,其中连锁品牌占比近一半。
京东的“0佣金”政策直击了行业痛点。2025年5月前入驻的商家可享受全年免佣金,且长期佣金率不超过5%,这一政策直接打破了其他两家最高近20%的抽成惯例。阳光城市花园附近一家蛋糕房的老板陈女士算了一笔账:一份海苔肉松蛋糕,经美团抽成后到手的价格要比京东少6元,所以短期看,通过京东外卖到手的利润更多。
另一方面,随着美团、饿了么的反击已展开,部分商家对京东外卖引发的鲶鱼效应持观望态度。除了在节假日加大补贴力度,美团整合了大众点评资源强化“本地生活闭环”,实现业务会员权益互通。饿了么则取消极端天气下的超时扣款,升级骑手防疲劳系统等。
八方汇一家馄饨店的老板表示,目前京东“20分钟超时免单”的政策非常有优势,特别适合馄饨、小笼包等对送餐时限要求较高的餐品。但美团、饿了么已经占据了相当高的市场份额,拥有较大流量,最后外卖平台能给店铺带来多大的客流是最关键的。
顾客留存 生态构建成破局关键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竞争带来的价格红利值得期待,但如何在“效率”与“安全”之间找到最优解,仍需探索。
已经点单多次的梁先生表示,之前点外卖时曾遭遇 “幽灵外卖”,商家没有堂食场地且都快倒闭,依然活跃在外卖平台,体验感很不好。当前京东外卖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入驻确保品质,希望平台方都以此为例,在食品安全方面严格把关。
已经“薅过羊毛”的杨女士认为,现在外卖平台一打商战就给的优惠比较多,但随着订单量暴涨,会出现配送定位不准、食物泼洒等服务问题,甚至顾客信息泄露等,应进一步提高骑手送餐的服务水平。
此外,随着外卖骑手的注册人数在增加,能否尽快成为政策的受益者也影响骑手的积极性。京东为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就表示,目前一单20分钟内送达的配送费仅5元,骑手面临的时限和交通安全压力都比较大,希望早一日实现福利同享。
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蛋糕有限的背景下,三大平台的竞争将从单一补贴转向生态构建,考验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能力。这场竞争带来的服务升级与权益保障,消费者是最大赢家。